文档介绍:文档名
(1)通过万用表组装实训,进一步熟悉万用表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了解电路理论的实际应用,熟悉仪表的装配和调试工艺,提高专业技能。
一、 实训目的
指针式万用表是由一个动圈式直流电流表头、焊接件表面,如有镀银层应保留,根据需要选择连接线的长短和颜色,剥开线头,线芯的长度要适中。
(3)根据装配图固定某些支架,如电池架、二极管支架等。
(4)焊接转换开关上交流电压档和直流电压档的公共连线。 (5)焊接转换开关上各档位对应的电阻元件及其对外连线。 (6)焊接固定支架上的元件,如二极管、电阻、零欧姆调节电位器及电池架的连线等。最后完成全部焊接工作。
(7)检查、核对组装后的万用表电路。
(8)底板装进表盒,装上转换开关旋纽,送指导教师检查。
3. 组装万用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
(1) 短路故障: 可能由于焊点过大, 焊点带毛刺, 导线头露出太长或焊接时烫破导线绝缘层, 装配元器件时导线过长或安排不紧凑, 装入表盒后, 互相挤碰而造成短路。
(2) 断路故障: 焊点不牢固、 虚焊、 脱焊、 漏线、 元件损坏、 转换开关接触不良等。
(3) 电流挡测量误差大, 可能分流电阻值不准确或互相接错。
(4) 电压挡测量误差大, 可能分压电阻值不准确或互相接错。
(5) 测量交流高电压挡时, 电表指针指示偏小, 可能整流二极管损坏或分压电阻不准确。
(6) 用R×1 k和R×10挡测量同一电阻时, 若表头指针位置接近, 可能是R14未接通。
4、万用表校准
在没有专用校准设备的情况下,可用普通数字万用表校准,方法如下。
(1)将装配完成的万用表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两插座之间的电阻值,~。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电位器上方220Ω、120Ω两只电阻阻值,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2)将万用表从电流档开始逐档检测满度值。检测时,从最小档开始。首先检测直流电流档,然后是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阻及其他。各档检测符合要求后,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四、 故障检测与排除
1、电路故障
常见故障是:虚接、开路和短路故障。
2、故障排除
查找故障的顺序可以从输入到输出,也可以从输出到输入。
3、查找故障方法
(1)直接观察法
不用仪器仪表,通过实训人员的视、听、嗅、触等手段来寻找故障和分析故障。
l  通电检查
检查仪器使用是否正确,元器件的布线是否合理。
l   通电观察
观察元器件是否发烫、冒烟,是否能闻到异味。
(2)电压测试法
用万用表和电压表检查电路各节点的电压。
(3)部件替换法
用正品元器件替换疑有故障的元器件,便于缩小故障范围,进一步查找故障。
(4)短路法
即最小化法,即断开其它电路而仅选用一部分电路来寻找故障的方法。
提高自己的故障排除能力十分重要,需要不断地进行经验积累和总结,熟能生巧。
(1) 由于表头液晶部分属精密仪表,在安装时需倍加小心。
(2) 表头部分含有永久磁铁,有磁性,很容易把含铁的杂质的吸入,损坏表头。
(3) 所有焊点必须饱满可靠,要防止虚焊、脱焊现象。
(4) 测量系统的接地与共地
五、注意事项
测量系统的接地与共地
仪器“接地”与“共地”是抑制干扰、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所谓“地”通常是指大地。仪器和设备往往是以地球的电位作为基准,即以大地作为零电位。仪器的外壳通常直接接地,而且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一般应在6Ω以下)。
“地”也可以是以电路系统中某一点电位为基准,如电路中往往以设备的金属底座、机架、外壳或公共导线作为零电位,即“地”电位,这种“地”电位不一定与大地等电位。如在使用交流毫伏表的时候,由于毫伏表是高灵敏度、高输入阻抗仪器,若仪器外壳未接地,当人手或金属物触及高电位端时,会使仪器的指示电表严重过负荷,从而导致仪表损坏。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仪器和实验电路的共地问题。所谓“共地”是指仪器与实验电路的公共端,当两个或多个仪器通过交流电源供电时,就需要将各自的公共端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使干扰最小。
总之,电工电子实验系统中各仪器应该是既“接地”又“共地”,这样既能够消除干扰,又能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六 实训报告格式
实训项目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