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李伶.ppt

格式:ppt   大小:1,952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李伶.ppt

上传人:落意心冢 2022/4/11 文件大小:1.9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李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李伶
提 纲
一、人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思路
二、人大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
三、人大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
四、人大数字图书馆系统运行支撑环境
五、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的内容发布平台,我馆将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数据以各种形式发布到Internet上 ,实现某一单一资源或整合资源的管理与检索 。
利用TPI系统,我馆建成了“学位论文”、“民国资源库”、“剪报资源库”、“古籍数据库”、“中外文期刊导航” 等。
三、特***建设
(二) TPI系统应用
3.特***建设
学位论文数据库:
2019年,我馆开始应用TPI的学位论文系统进行网上提交。两年来网上提交的论文占全部研究生论文的60%以上。目前论文数据约为7000余条。提交的论文当年就可以在网上浏览和检索,并根据IP设置控制检索范围和内容。
论文网上数据库为各院系研究生论文的管理提供服务。
我馆正在利用TPI系统进行论文数据库的回溯建设。
三、特***建设
(二) TPI系统应用
3.特***建设
民国资源库:利用TPI系统的跨库检索,将民国时期图书、期刊、报纸、学者和书评等资源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分别建库,图书库中题名著者与学者和书评中的被评文献之间建立了关联。目前图书库中有45955条记录,学者中100条记录。
剪报资源库:全部数据有28万条,都有全文,目前主页上展示的数据有4万余条。该库数据完全委托加工,元数据按指定格式著录,保存为文本文件,对象文件全名著录在指定字段内,元数据批量上载后再批量上传对象文件。
三、特***建设
(二) TPI系统应用
3.特***建设
古籍数据库:我馆共藏有清代至民国期间出版的普通线装古籍3万余种。读者可以利用馆藏普通线装古籍书目数据库,通过题名、主要责任者、出版信息、主题等多种途径进行检索。该数据库目前只支持繁体字检索。
中外文期刊导航(外文12906条,中文8026条):利用分类导航将期刊分为按学科和字母排序两大类浏览,功能与大部分图书馆自己开发的系统相似,只是界面都是一个面孔。
三、特***建设
(二) TPI系统应用
JBOSS
4. TPI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非TPI格式数据的转入转出存在问题。
(2)全文文件下载的版权保护问题。
(3)系统无自动定时备份。
(4)数据库检索频繁时常需重新启动IIS服务。
三、特***建设
(二) TPI系统应用
KingbaseDL是图书馆、信息学院和人大金仓公司根据教学科研用户利用数字化资源的需求而共同研发的。图书馆提出使用需求,由我校信息学院进行技术攻关,由人大金仓公司设计研发方案,完成产品的开发。
2019年6月完成系统主要功能的研发工作(),并上网提供试运行。
三、特***建设
(三)个性化服务系统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 建设与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图书馆异构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专业特征和研究兴趣,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提供和推荐教学科研所需要的数字资源,并实现对重要异构数字资源的集成检索。在此基础上,提供对用户的在线实时咨询和Email咨询服务。其直接目的是为我校师生提供一个自由定制信息,有效组织与利用信息,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提升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特***建设
(三)个性化服务系统
四、人大数字图书馆系统运行支撑环境
(一)基础环境建设
(二)安全保障
(三)制度建设
(四)人员培训
四、系统运行支撑环境
由于领导的重视和学校的支持,从2019-2019年,学校投资600多万对图书馆的网络及服务器机房进行了彻底改造和升级。
目前,图书馆网络主干为光纤千兆网, 100兆到桌面。购置了专业服务器、不间断电源、机房专业空调等设备,建构 了2GB 、10TB SAN架构的全光纤局域网存储环境。
所有设备和采用的方案均具有先进性和扩展性。
(一)基础环境建设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保障图书馆业务正常运转的关键。图书馆自组建系统部以来,安全工作一直是系统部的重要工作内容。2019年,我馆就制定了安全规划,计划从边界、网络和主机三个层面对我馆的网络运营进行深层防御。局域网内部安全目前采用了子网间隔离、访问控制、SAN建构、安装防病毒和防火墙等措施,服务器主机安全则采取了安全加固方式。下一步我们将考虑入侵检测问题。
四、系统运行支撑环境
(二)安全保障
网络防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