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rozn 2022/4/1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林中小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如何运用白描和拟人的手法来描绘小溪和森林的各种意象。2.可以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学****本文情景交融、一气呵成的写作特色。 3.理解领悟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教《林中小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如何运用白描和拟人的手法来描绘小溪和森林的各种意象。2.可以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学****本文情景交融、一气呵成的写作特色。 3.理解领悟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小溪和其他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在反复诵读中,可以重点领略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和大自然意象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2.重点领略大自然的纷繁多样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如何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播放画面,***导入(播放有关小溪的画面.)自然界中的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预示着什么:高山无语,显示出自己的沉稳伟岸;碧海扬波,显示出自己的磅礴浩大;流云变迁,显示出自己的纷繁多样。大家看看画面上的小溪,脉脉细流,无声无息,却一往无前,这是不是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一篇诗体随笔——《林中小溪》,看看在作者的笔下,小溪又象征着什么。二、简介作者,理解文体(学生交流课前预****介绍作者。)老师补充: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1954),前苏联作家。1897年因参加马克思革命小组活动被捕入狱。刑满后,去德国莱比锡大学学****农艺,学成后归国,在莫斯科附近当农艺师,写过《大田作物和蔬菜作物的马铃薯》等专业著作。1907年,发表文学处女作《在鸟不受惊的地方》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诗一般的感受,展示人的精神生活,《普里什文文集》(八卷本).关于诗体随笔,普里什文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他说:
“所谓随笔,我们以为是作家以他独特的态度处理他的材料,借以抒发情怀而创作的作品.”三、整体感知,梳理归纳1.老师配乐朗读,听后学生互相交流,谈谈对本文的感受。 要求:把自己感兴趣的文句画出来,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自己认为优美或含义深化的语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朗读几遍。3.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调动学生朗读热情,边读边评。学生屡次朗读,反复吟诵,目的是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4.梳理,归纳:(学生读书、梳理、考虑。)(1)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障碍”一词?你如何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找出含有“障碍"一词的句子,在认真阅读的根底上,整体感知,讨论归纳,明确:“障碍”一词借指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溪流前进中有分有合,但始终向着共同目的前进,生活同样也是如此;溪流在前进中越过障碍,要蓄积力量,坚持到底,人生也是如此,要有毅力,对待困难要想方设法地去抑制。 (2)画出文中描写小溪拟人的句子,并考虑这象征着什么。明确: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把小溪当作人来写,比方“仿佛在防止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等,这些句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溪写得很活泼,而且带有人的思想感情。(3)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同学们结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