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济源导游词(精选5篇)
第1篇:济源黄河三峡导游词
济源黄河三峡导游词【篇1:黄河三峡导游词】
黄河三峡导游词
1、孤山峡(启航)
1-1【开场的传说,人文历史荟萃,是难得的旅游胜地。(紧接着)
1-6【双轿峰】在我们游船左前方的山崖边,有两个凸起的小山峰,大家看象不象古代的交通工具轿子呢?这个景点被称为双轿峰,其与周围的犀牛望月、玉玺石、旗杆山等一组景点,成为传说中风水宝地的象征。(根据角度)
1-7【关公读春秋】孤山崖边依山傍水有一块奇石像一个古人捧着一本书,这个景点叫关公读春秋。曾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英雄关公,驰骋沙场一辈子,如今他也被这里的大河风光所吸引,修心养性,精读春秋,意为告诫人们仁义乃做人之本。(根据角度)
1-8【犀牛望月】这里是孤山峡风水宝地的核心石牛湾了,在石牛湾中有一石山,状如犀牛,牛头朝东向孤山脚下一月牙地回望,称之为“犀牛望月”。“杨家看风水,赵家坐江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石牛现已成为水下景观,它又给我们潜水观景创造了条件。大家看,这里周围天造地设地摆布着玉玺石、旗杆山、双轿峰、翠屏峰,三折三进,后有花园,黄河为带,群峰犹如千盏万碟摆开的盛宴,这里背靠鳌背,门迎凤凰,左有龙山,右有虎山,都是典型风水宝地的象征,怎能不出皇帝呢?(根据位置)
1-9【拔角山】在我们的右前方有座尖尖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 “拔角山”,因挺拔有尖而得名。拔角山的山腰上有一个洞,洞内四通八达,形成十字八条街,相传大禹治水感动了天帝,天上各路神仙下凡,就在这个洞中商议治水大计,这个洞就被称为神仙洞。在战乱时多有百姓避难其中,洞壁上有清代和民国难民避难和官员旅游留下的题词。在神仙洞的旁边还有一个神女洞,传说是七仙女下凡之后,
仙女头上的金簪掉在了这个洞中,这个洞内的景观特别漂亮,有石钟乳、石花、石笋。但是洞口非常窄,须爬着才能进去。(根据角度) 1-10【翠屏峰】横在我们正前方的这座山峰叫做翠屏峰,大家别小看了它,它可不是一般的山。它是孤山峡的天然屏障,也为1947年陈谢大军渡河立了大功,当年大军渡河时的先遣部队和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兵都是在孤山峡打造船只和作战前准备的,利用翠屏峰做屏障正好挡住敌人枪林弹雨的优势,迅速将大军渡过黄河。翠屏峰是一座美丽的山,更是一座英雄的山。(根据位置)
1-11【水寨】我们的前方有两个古色古香的小房子,这就是我们孤山峡的水寨门,它是仿宋建筑,与孟良寨遥相呼应,而两边的小浮子会根据水位升降而升降。2000年38位国内外专家对小浪底旅游规划考察时,一致给予它“高品位文化精品”的好评。(根据位置)
1-12【石狮守门】在游船左前方的山头上有个凉亭叫石狮亭,在这个亭子的旁边有一块巨石很像一头石狮,它被称为石狮守门。它就是孤山峡“犀牛望月”风水宝地的守门神。(根据角度)
1-13【双船峰】在前方有两座山峰酷似两艘船正向我们孤山峡行驶,我们把它称为双船峰。当地的百姓风趣地说,它记录着当年大军渡河的丰功伟绩,船只停在这里作了永久的纪念。(根据角度)
1-14【清河渡】这里曾是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渡口——清河渡,当时大军渡河时的第一批船只就是从这里驶过的。狭窄的对岸九蹬莲花山下,敌军在这峭壁如削的高处看不到我军船只,也打不着我军,先遣部队顺利到达下游对岸,接应我军主力,为大军渡河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战役是我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第一次重要战役。毛主席曾高度评价过:“没有十万大军渡黄河,怎有百万雄狮过长江?”当时济源有名的留庄英雄民兵营的葫芦队和30万支前民兵前来支援大军渡河,这次战役是我们济源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战
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