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瞩目中国式“特斯拉”.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瞩目中国式“特斯拉”.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7/2/4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瞩目中国式“特斯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瞩目中国式“特斯拉”今年 1 月初,在美国纽约一家普通的小酒店,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为一名在科学史上默默无闻而发明成果远远超过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天才发明家”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纪念活动, 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天才发明家”的尼古拉? 特斯拉。他一生获得了交流电、特斯拉线圈、无线电技术等千余项科技专利发明, 最令人惊叹的是他早在 100 年前就预测了移动电话的诞生,他甚至尝试设计了一种可收集包括雷电在内的各种电能的设施。在他逝世后, 美国和前苏联根据他的发明原理开始太空研究。有人感叹道,特斯拉生不逢时,“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光环遮住了“有争议”的特斯拉。特斯拉是个传奇, 他的千余项发明已逐一变成现实, 转化为生产力,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福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特斯拉是伟大的, 他的发明与创造并未付诸东流。我们在享受特斯拉科技成果的同时,绝不应忽略中国也有默默无闻的特斯拉式发明家。 1月 15 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题为《“机床奇人”潘旭华》的长篇报道, 从此报道提供资料来看, 潘旭华的确是机床领域特斯拉式发明家, 即使达不到天才发明家的标准,但至少也是个奇才发明家,他的“奇”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经历奇,成果出类拔萃潘旭华自参加工作起就展示出过人的发明天赋, 被同事誉为“能解决 2 任何技术难题的怪才”, 破天荒的以“三无人员”( 无大专以上学历、无职称、无前期立项项目研究经历)的身份,获得了“ 863 计划”特批“通行证”。一个中专生只用 3 年时间就搞定了高校和国企科研人员在大型实验室几十年都没研发出来的先进机床工艺,为中、加工精度最高的高端精密机床。新华社为此专门发布了这样的消息: 可以掌控万分之一毫米细微移动的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在中国取得重大突破。正如天才发明家特斯拉以一己之力引领世界电气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潘旭华同样以一己之力引领中国高端精密机床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其发明价值难以估量,潘旭华的确是机床行业“特斯拉”式发明家。想法奇多一本特斯拉的传记中提到, 十七岁前的特斯拉“中了邪”般地沉浸在发明创造的幻想里, 脑袋里经常浮现出种种异常奇怪的现象。笔者对“脑袋里经常浮现出种种异常奇怪的现象”这句话的理解是: 特斯拉具有不同于常人的特质, 他头脑中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创造想法实在太多了, 这恐怕正是“天才发明家”的独到之处。而在这一点上, 潘旭华拥有与特斯拉相同的思维特质。潘旭华在发明中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人们看到了他的另一种天赋: 失败面前从不灰心, 立即转换思路, 继续执著地往前走。在发明中思路多样化与及时转换思路非常重要,一条思路走不通就不能死抱住不放, 而必须换个思路。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思路越多意味着尝试和选择余地越大。报道中提到:“为什么你做得出来,别人做不出来? ”这是每一 3 个见到潘旭华的人,都要忍不住反复问的问题。潘旭华回应说:“我唯一的优势只是比别人多想一百种方法。有些想法是很荒谬的, 但绝不是胡思乱想。”这意味着他进行任何一项发明或解决任何一个技术难题, 都有“一百种方法”或者说多种思路可供其任意选择, 这是他及时转换思路的前提。像一般人由于思路有限, 选择余地小, 想转换思路都不易。而潘旭华从他的上百种思路中总能筛选和尝试出一个可行的思路, 那么他以这百种思路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