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观潮》的“观”的教学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潮》的“观”的教学分析.docx

上传人:Huang6265 2022/4/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潮》的“观”的教学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观潮》的“观”的教学分析
人体的感官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眼、耳、口、鼻,包括肌肤。我们的老师往往只在一个方面才有所感觉。
比如《观潮》这篇课文,很多老师只在“潮”的变化上教学。特别在教学二、三自然段时更是如此。怎样的

《观潮》的“观”的教学分析
人体的感官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眼、耳、口、鼻,包括肌肤。我们的老师往往只在一个方面才有所感觉。
比如《观潮》这篇课文,很多老师只在“潮”的变化上教学。特别在教学二、三自然段时更是如此。怎样的由小变大,怎样的由远到近。比如:出现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等。读啊、背啊、练啊。换句话说,就是只抓住了眼睛的看,就视为“观”了。看到了什么啊?看到了潮的形状变化。主线和板书都是这样的思路: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之前──之时──之后,都是在形状的变化上进行指导教学。颇为单一,也限定了“观”的局限。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这篇课文的“观”不单只是“看”,还有耳朵的“听”。而“听”在文章里的位置也相当重要。比如听到的:隆隆的响声、人声鼎沸、响声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风好浪吼,等。从听到的声音的变化,也体会到了“潮”的变化。所以说,“听”也是“观”的组成部分。
除了“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整个人的感受也是“观”。感受到大潮来之前,江面的平静,两岸风景的迤逦;感受到潮来时的“像闷雷滚动”;感受到“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感受到“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最后才感受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个课应该是这样上的:
观 潮
看到的──风平浪静──白线──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水墙──浩浩荡荡
听到的──隆隆──人声鼎沸──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感受的──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满天卷地
这样的讲课,学生对“观”的认识加深了,将来在写作中,如何进行“观察”,怎样为之“观察”就比较清楚了。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