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及建议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9-4202 ( 2013 ) 05-000-01 摘要随着经济金融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日渐成熟, 我国手机银行业务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中间业务。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过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手机银行问题建议一、引言手机银行是一种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有机结合的金融服务方式。自 2000 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先后推出手机银行服务,该业务就凭借其方便、高效的优势迅速成长起来, 成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 并在其余各家银行中推广开来。二、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1. 手机银行发展迅猛手机银行业务利用通讯技术,以其特有优势,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根据 iResearch 数据显示,自 2010 年起,手机用户数量急速增长。特别是在 2011 年底,手机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更是提高了 % 个百分点。同时手机银行处理资金规模也快速增大, 截止 2012 年 11月, 手机银行处理金额已达 8000 亿, 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 % 。此时, 各家股份制银行、 2 城市商业银行继国有银行之后纷纷推出手机银行业务,扩展业务范围。根据易观数据, 截止 2012 年, 已有 83% 的银行推出手机银行客户端, 全面开展手机银行业务。 2. 手机银行业务范围广泛,使用形式多样化随着用户需求的增长与银行间竞争的加剧, 手机银行的业务范围也得到相应的扩展。以工行为例,目前其手机银行涉及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个人贷款、缴费业务、外汇业务、贵金属交易、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等多种业务。同时,手机银行的使用形式也是多元的。根据 iResearch201 2 的调查数据,在 wap 、 app 、短信手机银行 3 种主要的使用形式中, 用户使用过 app 的比例最高,达到 % 。 3. 国有银行在手机银行业务占据绝对优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其他银行业务相同, 比起其余中小银行仍占据绝对优势。根据 2012 年的调查数据,在所有手机用户中,使用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客户最多,建行次之,分别达 % , % 。 4. 多产业交叉不管是与传统的银行业务还是网上银行相比较, 手机银行都具有特殊的商业模式―由电信运营商、银行和手机生产商三者结合。它以移动电话为基础,电信网络为媒介,经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办理银行相关业务。三、存在的问题 1. 同质化程度高各大银行均将手机银行看做是继网上银行之后的另一块金砖, 但由于竞争秩序的混乱导致各家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同质化程度特别高, 大致都 3 分为 3 个板块:查询缴费业务、购物业务、理财业务。 2. 客户群体不均衡由于手机银行的使用对用户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这使得很少有低文化水平的人选择这种业务。因此, 拥有较好教育背景的人群是目前主要的手机银行客户。调查显示, 手机银行客户主要是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群体,他们占到所有用户数量的 67% 。 3. 便捷程度不高手机银行的推出, 降低了银行的营业成本, 但实践调查表明, 仍有许多用户反映, 手机银行还存在许多系统上的缺陷, 导致其便捷程度并不太高。像登录时间过久, 操作界面复杂, 响应速度缓慢这都阻碍了手机银行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