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第一种:正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
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例
如,企业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表扬等),以
表示对职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定,从而增强职工进一步遵守安全规程
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强化理论
第二种: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它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
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若职工能按所要求的方式行动,就可减
少或消除令人不愉快的处境,从而也增大了职工符合要求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
性。例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告知工人不遵守安全规程,就要受到批评,甚至得
不到安全奖励,于是工人为了避免此种不期望的结果,而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安
全作业。
惩罚是负强化的一种典型方式,即在消极行为发生后,以某种带有强制
性、威慑性的手段(如批评、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给人带来不愉快的结果,
或者取消现有的令人愉快和满意的条件,以表示对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
定。
第三种: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
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企业曾
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
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强化理论
奖励统计 事由书 罚款
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在企业中设置鼓舞人心的生产目标,是一种
正强化方法,但要注意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
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人目标或阶段目标中做出明显绩效或贡献者,给予及时
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用。
第二,在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处罚依据准确公
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将负强化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效
果。
第三,注意强化的时效性。采用强化的时间对于强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
响。
猴子、香蕉与培训
看到西点实验室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有6只猴子关在一个实验室里,头顶上挂着一些香蕉,但香蕉都连着一个水
龙头,猴子看到香蕉,很开心去拉香蕉,结果被水淋的一塌糊涂,然后6只猴子
知道香蕉不能碰了。强化理论
然后换一只新猴子进去,就有5只老猴子一只新猴子,新来的猴子看到香蕉
自然很想吃,但5只老猴子知道碰香蕉会被水淋,都制止它,过了一些时间,新
来的猴子也不再问,也不去碰香蕉。然后再换一只新猴子,就这样,最开始的6
只猴子被全部换出来,新进去的6只猴子也不会去碰香蕉。
体会与感想:
强化的重要性:对违反制度的人员进行处理,告戒大家。这样大家就可以少
犯错误,少走弯路,都会向同一个方向,也是正确的方向使力,这样的团队或公
司会战无不胜的。强化理论
高素质员工,负强化少,企业管理事半功倍.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
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
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
底会怎么样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厕所标志
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闲置,“男
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何
以“呆”到这份上。
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
守的吗?” 德国人的刻板可以让我们开心地一连笑上3天,而他们看似有理的解
释,也足以让某些一贯无视规则的“国产大能人”笑掉大牙。但是在开心之余,
嘲笑之余,我们漠视规则已经多久了?我们总是聪明地认为,那些甘愿被规则约
束的人不仅是“死心眼”,简直是“缺心眼”。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为
什么要被死规则套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