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跑酷,腾挪都市丛林摔出来的“炫”“我学习跑酷最初是受电影《暴力十三区》的激发,电影当中大卫? 贝尔被黑帮追逐的一场戏堪称跑酷的极致发挥, 他在一片参差不齐的屋顶上行云流水般地跳跃, 再加上背景音乐营造的紧张氛围, 看的时候觉得简直太酷了!”许涛是合肥练习者跑酷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 虽然他才 29岁, 却已经是团队里年龄最大的成员了。“很多人都认为跑酷肯定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 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限制,就从年龄来说。我见过最小学跑酷的才六七岁,最大的也有 47岁了。”看完电影的许涛一头就栽进了跑酷里, 甚至不惜扔掉交警这个铁饭碗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而投入得越深。他也逐渐意识到这玩意还真不太是人玩的。曾经接受过反恐特训的许涛自诩体能过硬, 一天时间就学完了包括三种空翻和各种过障碍在内的 38 项基础动作。“那时候我觉得跑酷和我在部队接受的 400 米障碍跑几乎没什么差别,谈不上难度。前空翻、后空翻、单杠后空翻这些我都驾轻就熟。”但接下来的遭遇却让许涛受了不小的打击,天天扒着跑酷视频学技巧,很快他就认定了“红牛哥”――瑞安? 道尔是自己的偶像,“我就照着他的教学视频练。但是经常- 一个很简单的动作都要练好几百次才能像 2 样。”对于这一点,团队主教练薛峰也是深有同感,“刚开始我总觉得会一个空翻就很牛逼,什么技巧都不过是小菜一碟。”直到真正开始练习技巧类动作, 他才开始叫苦不迭,“有一个踢月腿 360 的动作, 看着非常简单, 就是跃起在空中转体 360 度然后落地, 我当时觉得这个好练就开始练这个动作,硬生生一个多月都没练成,每次要么是转体不够,要么是转多了, 更惨的是整个人直插地下。”动作难学已经是始料未及, 更惨的是他们还得天天在外面刷街, 在大马路上摔得鼻青脸肿也是家常便饭。“前年冬天,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找到室内场地, 天天都在外面找地方练, 因为怕摔, 我们就专找草地, 但冬天哪还有草啊, 草地已经冻得跟水泥地一样了。那时候只要看到哪块地上冒出一两根绿芽来, 我们就拼了命地往上摔, 压根不知道疼, 回家一看才知道背上全紫了, 训练中扭到脖子、扭到腿、骨头错位都是很正常的。”但现在回想起来, 薛峰还是心有余悸。摔得多了, 薛峰竟然还摔出了经验, 他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灵活掌握哪种动作摔了会疼,哪种动作摔了没问题,“现在练习的时候,我就能有选择地摔,练的时候也更大胆。”“事实证明,即使有底子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跑酷没那么简单,我看最重要还得经摔。”许涛笑得前仰后合。也正因如此, 很多初学者都心存忐忑,“学员一听这是一项极限运动, 就会害怕,觉得危险。”许涛说。这完全是外界的一种误解,跑酷的动作固然看起来是“飞檐走壁”, 但它更是一项需要勇气的运动,“哪有运动不 3 会受伤的?作为初学者, 首先就是要跨越‘恐惧’这一关。人们面对障碍物的时候, 本能的心理反应就是害怕, 如果这种心理出现在跑酷队员身上, 不仅会影响动作的完成质量,也更容易受伤。”异类? “和恐惧相比,更可怕的是不被理解。”自从接触跑酷以来,许涛就遭到了身边很多人的非议,“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跑酷这项运动。从我辞职那时候开始, 就有人说我神经病。后来团队在室外训练的时候, 一些行人看我们也跟看疯子一般。”“而且室外毕竟是公共场合, 我们总不能看到墙就蹬, 看到高楼就飞吧?这在国内属于典型的扰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