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生物七下复习提纲.docx

格式:docx   大小:10,225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七下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4/12 文件大小:9.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七下复习提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七下复****提纲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种类
功能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夜盲症
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 、消化不良
牛肉、肾、谷类种皮、豆类
维生素C
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
坏血病 抵抗力下降
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肝脏、鸡蛋、鱼肝油
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7个器官)和消化腺(5个器官)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消化道     胃: 主要作用: 暂存 食物 ,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也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它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也可 吸收大部分水分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位于消化道内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胆汁、胰液、肠液最终流到小肠中,在小肠中完成消化 
3、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等各种消化液 利于消化的特点    
利于消化的特点 2、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利于吸收的特点  
4、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消化方式 
 物理性 消化:牙齿 咀嚼 、舌的 搅拌 、胃肠的 蠕动 、 胆汁 的消化等 
 化学性 消化: 分泌 消化酶,  把 大分子 物质转化成小分子 物质 
                                          
消化过程: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
脂肪的消化(小肠):
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6、消化器官中,既能消化又能吸收的是 胃、 小肠;
只能消化不能吸收的是 口腔;
只能吸收不 能消化的是 大肠 ;
既不消化又不吸收的是 咽 、 食道 
7、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利用的是淀粉遇碘液变 蓝 的原理来检验: 
⑪1号试管可作为2号试管的对照,
其中变蓝的试管是 1 号。 原因: 淀粉遇碘液变蓝    
不变蓝的试管是 2 号。 原因: 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了  
⑫把试管放在 37 ℃温水中
是模拟的 人体 的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 强  高温会破坏酶的活性,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 
⑬若在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号加入馒头块,都加入唾液后放入37℃水中10分钟后,冷却后 都滴加2滴碘液,则 1 号试管不变蓝,说明碎屑比较容易消化。
碎屑模拟的是 牙齿 的咀嚼和  舌头 搅拌,为 物理 性消化。 
8、肝炎病人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否则会消化不良。
原因:肝脏分泌的 胆汁 较少,不能把脂肪分解为
 脂肪微粒 ,使得脂肪在体内难于消化。 
9、有些药物带有胶囊(淀粉囊),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