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农村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研究.doc

上传人:焦大 2022/4/1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研究
摘要: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人口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7. 3%,标志中国农村进入老龄化社会。留守老人的养老方式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或两者兼具,国家不断出台各项养老政策,帮低
中国各村级行政单位老年人口比例明显高于青壮年。以吉林省为例,作为农业大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农村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农村整体上未富先老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农村老人获取财富能力降低,可支配的家庭经济收入变少,导致在家庭中的地位降低,出现“有老不养,甚至啃老”的现象。国家养老保障制度明确规定,对部分不赡养老人的子女要进行相应的惩罚[5]。而在现实中,出于保护子女的意愿,老人不愿走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纵容了子女不孝的行为,从而使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的监督功能减弱。
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软硬件环境有较大差异
居家养老服务在某些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模式,例如南昌市、上海市、杭州市。东北三省相对弱一些,但即便是这样,吉林省的城市养老服务也远远好于农村的养老服务。大致有委托运营、延伸服务、资源共享3种服务模式,占全省城市社区总数的50%,全省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或社会组织达到1000余家,年服务老人达到300万人次[6]。 目前农村的人口流动非常大,人群流动方向从农村流向乡镇或者是城市,甚至跨省。人口出走的原因有农村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生活条件、物质水平、经济收入等,为了消除这些差距,有能力的人或者是青壮年纷纷出走,留下的是老、妇、幼、弱、病、残、障,这些留守的人群,除了开展正常的生产生活外,没有更多的能力去做其它的事情,有的甚至正常的生活也难以维系。这就导致进行农村居家互助服务的志愿者都是出于献爱心的角度,没有有效的组织及制度进行管理。
3 走出困境的历史抉择
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促乡村振兴
在集体养老机构建设方面国家有政策及资金的扶持,但是邻里关系间的语言交流则较难控制。所以除了加大农村建设养老机构的资金渠道来源,提高可支配资金的总盘子基数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温暖家风,推动文明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乡村振兴、文明振兴,将改扩建、新建的敬老院闲置等现象逐渐消灭,提高农村机构养老入住率;对于农村的照料设施和养老机构床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要想办法进行农村空闲校舍的改造,提高闲置机构的利用率。养老服务要进一步整合政府投入、医护组织、其他专职机构等其他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地区老年人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积极鼓励仍在村中的青壮年到日照中心或养老大院进行帮扶服务。在养老服务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7]。围绕满足老年人多样式、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全面实施幸福养老工程,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医养结合、功能完备、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多种养老方式[7]共同发展相互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國家划分多级财政拨款或者建立帮扶省市,以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协调财政开展养老服务的民生专项,重点保障中低收入或者家庭负担较重的人群。专家学者依托详实调查数据,构建不同省份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指标模型,辅助政府制定、细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