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村饮水安全与供水工程管理
摘 要:近年來,随着农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农村生活饮水供水安全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并对农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为此,文章对当前我国农村生活饮水供水的安全隐患以及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问题分紧张的情况下,很多地区的资金投入都严重不足,无法维持饮水工程的日常运维需求,而饮水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很难进行下去。(3)管理主体不够明确。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工作中,很多地区都存在着管理主体模糊、管理机构不作为的问题,不仅在建设期间很难实现有效的监管与进度控制,在工程运行阶段也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具体工作进行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常常互相推诿、推卸责任,工作效率比较低,管理效果也不理想。受此影响,很多农村饮水工程实际上都处于疏于管理的状态,而这同样会对农村饮水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4)农民缺乏保护意识。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的分布零散,很多饮水工程通常都会建立在农田或是村落周围。我较低、相关宣传工作又缺乏实效的情况下,很多农民并未意识到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也缺乏基本的保护意识,常常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无意间对这些基础设施造成人为破坏,这又给饮水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例如当饮水安全工程中的给水管道经过农田周围时,很多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都不会注意对管道的保护,管道破裂等问题时有发生。 3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及供水工程问题的有效措施
(1)坚持水资源统筹规划原则。当前,农村饮水工程之所以会经常受到人为破坏,除了有农民饮水工程保护意识不足外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农村饮水工程与农民生活以及农业生产之间存在冲突。因此,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阶段,应当对当地农民的意见进行咨询与征集,在尊重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对饮水工程进行选址、规划、设计,保证饮水工程方案能够让农民满意,这样一来,不仅人为破坏饮水工程的情况会减少,农民自身也会加入到对饮水工程的管理监督中来。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饮水工程的建设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农村的特点,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规划,充分结合当地的特点来建设饮水工程。(2)组建专业供水管理组织。为解决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资金问题,地方政府可以从饮水工程管理主体入手,对供水管理组织进行创新。在地方政府资金短缺的背景下,近些年农村饮水工程大多是由国补资金、群众自筹及社会资金等,而地方政府部门正可以充分利用饮水工程的这一特点,在保证饮水工程产权明确的情况下,根据各方投资比例确定股份,之后按照股份制来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供水管理站或公司,由供水站负责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从而达到自负盈亏。这样一来,饮水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就可以由中央、地方以及当地收益村民共同负担,从而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而对于以国家投资为主的饮水工程,则可以由县、乡等各级主管部门接受,组建供水管理站,实行企业化管理;或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将短期内的工程经营权出让给经营者,由经营者按核定的水价征收水费,负责工程的运行维护,从而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3]。(3)明确饮水工程管理责任。在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上,各级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要坚持“谁受益、谁负责,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对饮水工程的产权与管理主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