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工程材料复习资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170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材料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2/4/14 文件大小:1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材料复习资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篇工程材料第一章金属力学性能与结构
1、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那
些内容?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主要包括:弹性、塑性、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等。
2、拉伸实表示。
特点:1、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良好的韧性,低的塑性形变抗力。2、易于高温锻压成型。渗碳体:铁与碳形成的具有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分子式是Fe3C。特点: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800HBS)。2、而塑性、冲击韧度几乎等于零。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均匀分布的两相机械混合物。代号为"P”。特点:1、有较高的强度,硬度适中。2、具有一定的塑性和足够的韧性。
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呈均匀分布的机械混合物。也称高温莱氏体,用符号Ld表示。特点:1、硬度高。2、塑性很差。
2、绘出简化后的Fe-Fe3C相图,指出图中S、C、E、G、GS、SE、ESF、PSK各点、线、面的意义,并标出各相区组成物。
S:共析点;C:共晶点;E:碳在丫-Fe(A)中最大溶解度,钢与铁分界点;G: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点;GS(A3线):%的奥氏体开始析出铁素体的温度线;SE(Acm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ESKF:
Fe3C+A双相区;PSK线(Ai):共析线。
3、简述Fe-Fe3C相图中共晶反应、共析反应,写出反应式,注出含碳量及温度。
共晶反应:%的莱氏体温度下降到1148C时,%的奥氏体和渗碳体。
共析反应:%的奥氏体温度下降到727C时,%的铁素体和渗碳体。
4、%、%、%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到室温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以1•一L'22!以卜I〜22-3
5、根据Fe-Fe3C相图计算:(1)室温下,%、%的钢中相对重量及组织成物的相对重量。(2)上述两种钢种的大致硬度及抗拉强度。
P=*100%=58%F=1-58%=42%HBS=80*+240*=173ob=174*=623Mpa设P为相对含量x,Fe3C的相对含量为1—X。
x*%+(1-x)*%=%x=%1-%=%HBS=240*+800*==*=、根据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含碳量1%%的钢硬度高。
(2)在室温下,%%的钢的塑性好。(3)钢钏钉一般用含碳量较低的钢制成。(4)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高温(1000~1250C)进行热轧或锻造。
(1)含碳量1%的钢其室温时由P和Fe3C组成,%的钢其室温时由P和F组成,而Fe3C比F硬度高,所以含碳量1%%的钢硬度高。(2)%的钢由P和F组成,%的钢由P和FesC组成,而F比FesC塑性好。(3)根据钢钏钉的工作条件,其需要塑性好,变形抗力小,所以一般用含碳量较低的钢制成。(4)因为钢在1000~1250°C高温时,其组织为单相A,而A塑性好,变形抗力小,容易成型,所以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高温
(1000-1250C)进行热轧或锻造。
第三章钢的热处理1、什么是热处理?并画出

热处理工艺曲线。WH一钢的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在一定的介质中施以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2、解释下列符号的含义:AC1、Ac3、Accm
Ari、Ar3、Arcm。
Al、A3、Acm是碳钢在极其缓慢地加热或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温度,因此Al、A3、Acm点都是组织平衡临界点。Ac1、Ac3、Accm线为实际冷却时各临界点。Ari、Ar3、Arcm线为实际加热时各临界点。
3、说明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几个步骤。
1、奥氏体晶核形成;2、奥氏体晶核长大;3、残余渗碳体溶解;4、A均匀化。
4、说明C曲线中各区域的组织及性能。
在C曲线中温度从A1〜550C之间为珠光体转变,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T),综合力学性能较好;550C~Ms为贝氏体转变,下贝氏体铁素体针较细,碳化物细小,分布均匀且位于铁素体内。其具有较高强度和硬度、良好的韧性和塑性;Ms~(Wc>%)一般呈针状,高硬度高脆性。(Wc<%)为一束束相互平行的细条状组织,。
5、什么叫马氏体?马氏体有何特点?
马氏体“M”:碳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