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964 年10 月16日, 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 年6月17 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 2年零 8个月的时间, 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邓稼先(1924 —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振宁(1922 —),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 获得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小传), 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 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速读课文,谈谈你对邓稼先的认识。提示 1、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 参考:作者这样写,就使读者认识到, 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对祖国、对民族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参考: 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归纳总结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实,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比较阅读阅读徐焰的《邓稼先的光辉一生》,说说这篇文章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