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友人》教学设计
邢台县皇寺中学 刘书红
一、导入新课:
播放《经典咏流传》中沙宝亮演唱的《送别》.
古人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此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友人》教学设计
邢台县皇寺中学 刘书红
一、导入新课:
播放《经典咏流传》中沙宝亮演唱的《送别》.
古人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此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长亭外,古道边,,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是近代李叔同的《送别》,今天我们来学习送别诗。
《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和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二、诵读和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三、品读鉴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和高耸,但却少了宏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和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宏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精品文档请下载)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精品文档请下载)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宏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精品文档请下载)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分开了家乡也就如同分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心.(精品文档请下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似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分开大地,。(精品文档请下载)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效果如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精品文档请下载)
3.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