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穴位背诵口诀,小孩都能背,太简单了!.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穴位背诵口诀,小孩都能背,太简单了!.docx

上传人:lajie 2022/4/1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穴位背诵口诀,小孩都能背,太简单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穴位背诵口诀,小孩都能背,太简单了!
中医执业针灸特定穴运用记忆总结!特别实用!
一、五输穴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输穴从四肢末内腑”,是临**常用的选穴方法之一,指出荥穴、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
②“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③井穴多用于急救,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①本经子母补泻取穴法:例如,肺之虚证取本经的输穴太渊,是因为肺属金,太渊属土,土为金之母,施以针刺补法,即虚则补其母;反之肺之实证,取本经的合穴尺泽,即实则泻其子。
②他经子母补泻法:是指取病变经脉的母经上的母穴或子经上的子穴治疗。仍以肺之实证为例,肺属“金”,肾属“水”,肾经为肺经的“子经”,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可在子经(肾经)上选取“金”之“子”即属“水”的合穴阴谷。
二、原穴、络穴


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腕原。
3、络穴


络穴共有十五种,肺缺膀飞心里通。
任鸠督长脾大包,包内焦外脾孙公。
大偏小正胃丰隆,肝蠡胆光肾大钟。

(1)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既可泻实,又可补虚,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多用于虚证,治疗范围很广泛,也可以协助诊断。(2)络穴可以治疗本络脉的病证;十二络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故十二经络穴可以治疗表里两经脉的病证。如列缺既可治疗肺经病证,又可治疗大肠经病证。
(3)原络配穴法:就是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合。如肺经先病。取其经的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后病,取其经络穴偏历为客;反之,若大肠经先病,则取其经的原穴合谷为主,肺经后病即取其经的络穴列缺为客。
三、背俞穴、募穴


肺府心巨脾门章,大枢小元心包膻。
肝期肾京焦石募,胆月膀极胃中脘。

(1)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如肺之疾患取肺俞,胃之疾患取胃俞。
(2)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如目疾、筋病选肝俞,耳疾选肾俞。
(3)脏病多选取背俞穴治疗,腑病多选取募穴治疗。
(4)俞募配穴法:如胃痛取胃俞、中脘,心悸选心俞、巨阙。
四、八脉交会穴
、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8个腧穴,均位于腕踝部上下。


公孙冲脉胃心胸,(脾——公孙——冲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