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失控的陪审团观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7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失控的陪审团观后感.docx

上传人:utuhlwwue61571 2017/2/14 文件大小:7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失控的陪审团观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法学前沿讲座》结课报告姓名经双双学号 3100211077 院系法律系专业班级法学 103 班 2013 年 12月 20日宁波理工学院 2 《失控的陪审团》观后感法律电影总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某类当下社会关注的法律现象,用大众****惯的接受方式感染到大家,引发思考。因为政治体制的不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存在诸多差异,《失控的陪审团》就是美国陪审团制度的一个简单缩影,从陪审团的产生到运作,最后做出判决,两个小时的时间,足够让一个第一次听说这种审判制度的人有所了解,对其优劣也能感知一二。作为一个法律专业的学生,看这部电影,感触良多。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简单分享一下观后感。一、美国陪审团制度简介(一)产生一般认为陪审团制度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1166 年,亨利二世颁布《克拉灵顿诏令》,英国的陪审团制度自此被正式确立下来。虽然还不是今天意义上的陪审团,不过相比以往还是有很大的进步,让普通民众开始靠近司法,让陪审制度从行政手段走向司法手段。英国的陪审制度随着英国殖民活动的肆虐而被带到了各个大陆。因为殖民地社会环境的差异,这项制度被保留下来的很少,被发展的更少,美国就是继承以及集大成者。美国宪法和各州法律都规定了陪审团制度,虽然在具体人数及要求上有所差异,但都肯定了陪审团制度的地位。(二)简介陪审团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美国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美国公民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但是不满 21岁、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晓英语及听力有缺陷的人、有前科者,没有资格充当陪审员。美国陪审团是美国诉讼的重要组织和制度基础,反映了美国诉讼制度的特性,是美国诉讼制度中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美国的陪审团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又称“起诉陪审团”,其角色大致相当于我国的“人民检察院”。其职责是根据检控官的指控、当事人的陈述、证人的证词,以及其掌握的其他证据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大陪审团一般由 6— 23位随机抽取的普通公民组成。小陪审团又称“审判陪审团”,一般由 12位随机抽取的普通公民组成。其职责是决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否有罪,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否构成侵权。如果陪审团裁定被告有罪或侵权成立,则由主审法官裁定刑罚或赔偿金额;如果陪审团裁定被告无罪或侵权不成立,审判宣告结束。也就是说法官和陪审团有着严格的分工,陪审团负责对案件事实加以裁定,法官负责具体的法律适用。我们一般所说的陪审团主要是指小陪审团,本文所论述的陪审团也是指小陪审团。(三)现状陪审团制度在美国运用非常广泛,虽然对该制度的存废讨论激烈,但是目前仍然以其显著的优势被接受使用。各国对于陪审团制度的争议较多,但都肯定该 3 制度在维护民主上的积极作用,不照搬整套制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借鉴。二、美国陪审团制度的优劣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从确立之初,就开始伴随着各种质疑的声音。陪审团制度的缺陷非常显著,并且给美国司法带来较大的负担。效率、费钱、非专业是这项制度本身固有的不可改变的三大缺陷。虽然劣势显著,但同时优势也非常明显。普通大众参与司法程序,对民主制度的维护,对司法公信力的维护,效果毋庸置疑。(一)劣势 1 、效率陪审团成员共有十二人,双方需达成统一意见,才能做出对案件有罪无罪的判决。十二个人达成意见需花费很多时间。而且会出现始终无法达成统一意见的情况,一经出现,就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