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72].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72].docx

上传人:brozn 2022/4/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7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湟中县鲁沙尔镇大源学校 许晶
教学目的:
1、学****生字词,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构造;学****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湟中县鲁沙尔镇大源学校 许晶
教学目的:
1、学****生字词,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构造;学****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构造;学****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往往重视根底知识,而无视动手才能。,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开展和个人的经历,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预****检测,整体感知
1、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究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屡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2、“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3、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根底教育过于注重根底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无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培养,、时代开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开展和个人经历,并联络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展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4、学****生字词
儒家(rú) 彷徨(páng huáng) 袖手旁观(xiù) 真相(xiàng)
5、理解生词。
6、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小组讨论
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第一层(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如今的世界。
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