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日常生活化研究方法论.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日常生活化研究方法论.doc

上传人:林之孝 2022/4/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日常生活化研究方法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日常生活化研究方法论
摘要:对于日常生活化的研究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日常生活化研究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在具体指导文学研究是我们必须考虑它的意义所在,也便是它的必要性。此外,在指导文人进行解,这样才能切实把握好词中蕴含的情感。王弗是1065年去世,她十六岁与十九岁的苏轼成亲,二十七岁去世,两人生活了只有十一年的岁月。王弗逝世时,苏轼仅三十岁。而这首词作于十年之后,也就是1075年。苏轼作这首词只是因为做了一个王弗的梦,所以想起往事,不禁潸然泪下。在中小学课本中如果分析这首词,难免会说表达了作者伤心之情。但是,如果运用日常生活化的研究方法想一下苏轼当时的日常经历,通过"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时间的久远感便铺面而来。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必须要把自己放到作者的位置上进行思考,这样才会真正融入进去,并阐发出来苏轼当时的情感。十年的长度是长远的,时间是无情的,能让事物变的模糊,因为人总会在经历中淡忘。即是苏轼是伤心的,但是更多的应该是"怀念",如果这种思想一时无法透彻理解,那就通过对比的方式,把这种情感更加明显的呈现出来。
《雨中花慢》这首词是悼念侍妾王朝云的。王朝云在十二岁的时候跟随苏轼,三十五岁去世,当时的苏轼是六十一岁。如果把它放入日常生活化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苏轼在六十多岁的年纪面对贴身侍妾的逝世,并且侍妾的年龄是如此年轻,更主要的是王朝云已经成为了苏轼的精神支柱。在苏轼连遭遇政治打击贬谪岭南最困难时,"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苏轼《朝云词序》),唯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行"(苏轼《惠州荐朝云疏》)故朝云的死给苏轼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使他落到"寒灯孤枕,皓月空床"和"枕前珠泪,万点千行"的境地。更何况朝云是"猝亡",乃惠州当年就行瘴疫所致。读者需要将自己放入日常生活中进行体验,如果是常年生病,那么苏轼对朝云的死产生的痛苦会小很多,但是一个"猝亡"对他而言可能是一个晴天霹雳,没有任何精神缓冲,一种猝不及防的降临。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将这两首词放在一起分析,不难发现,《江城子》与其说表现出来的是伤心,还不如说更多的是怀念。《雨中花慢》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老人在晚年时候的失亲之痛,一种大痛大悲!
正是运用日常生活化的研究方法,把握苏轼当时的人生境遇,真正体会不一样的情感深度与悲痛差异。
其次,日常生活化的研究不是进行"点式"研究,而是在逐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把握,形成由点到面,进行整体把握。最终从零散的材料整理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案例,形成一種具有规律性的命题。因为只是研究一个人的活动并不能反映当时人普遍的完整的生活,因此对日常生活化研究要在研究单个人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在偶然中发现必然,得出稳定性的命题。并且要避免只是表现单个现象,而是要真正挖掘本质,分析问题。看一下下面这首词。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昼寢诗在唐宋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在唐宋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早期的作品大多写女性的昼寢,只是描写一种现象,并没有什么特殊内涵蕴含其中。但是到后期在白居易为文人代表的作品中便有了一种新的思想内涵,使作品有了不逐名利,淡泊宁静的心境。如其诗
昼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