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构造地质学松岭峪地区综合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13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构造地质学松岭峪地区综合报告.doc

上传人:ga3duii7 2017/2/15 文件大小:1.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构造地质学松岭峪地区综合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 构造地质学综合实习报告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指导老师: 1 目录第一章:前言 3 1 、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2 、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内容。第二章:地层 5 1 、首先了解图幅内出露了那些地层及其层序和岩性组合特征。 2 、通过分析地层之间的有无缺失,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第三章:地质构造 6 1 、区域构造特征的概述。 2 、对区内各个褶皱构造的概述。 3 、简述区内断层构造发育的总格局特征。 4 、对岩浆岩体及变质构造的描述。第四章: 构造发展史 11 第五章:结束语 12 注: 附松岭峪地质图上色一幅,及纲要图一幅, 松岭峪地区 A- B,Aˊ-Bˊ剖面图两张。 2 第一章: 前言一、综合实习的目的要求 1、通过阅读地质图,初步掌握综合分析具有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变质岩、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图的方法。 2、通过实习,把握分析地质构造的地质辩证思维方法,即学会了分析图内各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3 、初步学会了依据地质图资料,简述构造组合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构造应力场)。 4、学会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 5、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二、综合实习的要求 1 、将松岭峪地质图复印一张并上色;构造纲要图( 1: 100000 ) 一幅;地质剖面图至少两幅( 1:100000 )。 2 、写松岭峪地区地质报告一份。三、综合实习用图和用具及其区内地形概括 1 、实习用图。松岭峪地质图,比例尺为1:100000 ,附两张地质剖面图。 2、实习用具。透明纸 25×20 ㎝;厘米纸 50×25 ㎝; H 铅笔; 12 色彩色铅笔; 30㎝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绘图墨水;图钉等用具。 3、图内地形地貌。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 ),该地质图长 厘米,实际长度 公里, 厘米,实际长度 公里,覆盖实际面积 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 NW-SE 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 香溪河沿线最低, 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整个地区西高东低, 海拔高度位于 600 米-1320 米的范围内,西部以云岭山最高,达 1320 米,东部以赵村最低,接近 600 米。在沿 NW-SE方向上。有条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 3 松岭屿地区地质彩图 4 第二章:地层松岭峪地区地层出露不太完整,有很多地层缺失,主要地层有上元古界震旦系;早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晚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区内图中所涉及的年代地层单位有 14 个,其地层岩性及分布如下表格: 松岭峪地区地层简表年代地层单位代号及接触关系主要岩性分布态势构造阶级震旦系 Z片岩、片麻岩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王村、任村、陈村附近加里东阶段下寒武统∈1千枚岩、变砾岩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王村、范村附近中上寒武统∈2﹢3板岩、变砂岩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范村、毛村附近下奥陶统 O1板岩、千枚岩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毛村附近下泥盆统 D1砾岩、砂岩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云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翼部印支海西阶段中泥盆统 D2砂岩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云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翼部下石炭统 C1砂岩、页岩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云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翼部中石炭统 C2砂页岩、泥岩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云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翼部下三叠统 T1灰岩、泥灰岩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香溪、白玉山附近古新统 E1砾岩、砂岩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红石崖,洪村等附近喜马拉雅山阶段始新统 E2砂岩、页岩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红石崖等附近渐新统 E3页岩、泥岩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新近系 N泥灰岩主要分布在图最左边的云岭山山顶第四系 Q 砂砾泥土岩主要分布在图右下方的赵村 5 注:表格中的波浪线代表上下两套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虚线代表上下两套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第三章:地质构造松岭峪地区自早古生代后期(Pz约为 543 Ma)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地质作用,在内外地质作用力的作用下,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使地层下降或抬升,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各种地质构造;而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最终让地貌裸露出地表,形成各种形状的岩石或地层,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现将松岭峪地区内的各种地质构造描述如下: Ⅰ、松岭峪地区构造特征概述。松岭峪地区主要以褶皱构造为主,断裂构造也发育完整,出露良好。褶皱和断层的走向大体一致,为北北-西方向。褶皱构造:主要有五大褶皱(松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红石崖向斜、范村背斜、毛村向斜)及一些小褶皱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