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keck 2022/4/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广德元年(763),作者寓居在梓州时,听到唐朝军队平定了叛乱,这个天大的喜讯时候欣喜假设狂,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诗。作者“喜”是因为祖国重新得到统一,《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广德元年(763),作者寓居在梓州时,听到唐朝军队平定了叛乱,这个天大的喜讯时候欣喜假设狂,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诗。作者“喜”是因为祖国重新得到统一,,课堂上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介绍杜甫或背诵杜甫的诗,对杜甫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第二句诗句“初闻涕泪满衣裳”时,我问学生此时的诗人流出什么样的眼泪,学生说快乐的泪,还有呢,为了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更深处的情感,就让学生相机学习杜甫的一篇名作《春望》。老师补充当时的写作背景:杜甫被叛军抓到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诗人为这样的时局感伤的见花落泪,听到鸟声都感到心惊肉跳。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谈体会。问: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伤心的、痛苦的、悲伤的、愤怒的泪).学生就体会到诗人落泪不仅仅是和亲人分开,孤身一人,更是因为国家破碎,爱国的情怀表露无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也流泪了,但这次流的是快乐的、冲动的泪水。应该说此时的杜甫是悲喜交集。两首诗中都写了诗人流泪,一悲一喜,但无论是悲是喜都关情——,杜甫的伟大,是因为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有民这条主线。
教学这首诗时,我还联络《示儿》这首诗来教学,两首诗区别在于,一是“喜”,一是“悲”.教学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围绕“喜”字展开,诗人为何而喜?让学生找找诗人“喜欲狂”的表现,抓住“即从”“穿"“直下”“向”等词体会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