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纳因基因检测
本讲稿第一页,共十八页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因子,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决定了人类的生老病死、高矮胖瘦、容貌美丑、智商高低。
基因:生命的密码
本讲稿第二页,共十八页
乔布斯
胰腺癌
56岁
陈逸飞
纳因基因检测
本讲稿第一页,共十八页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因子,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决定了人类的生老病死、高矮胖瘦、容貌美丑、智商高低。
基因:生命的密码
本讲稿第二页,共十八页
乔布斯
胰腺癌
56岁
陈逸飞
肝硬化
59岁
侯耀文
心肌梗塞
59岁
王均瑶
肠癌
38岁
相同环境下,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沃伦·巴菲特
85岁
李嘉诚
87岁
秦怡
93岁
何鸿燊
94岁
为什么他们能长寿?
难道他们就没有压力?
为什么他们会罹患重大疾病?
仅仅是因为过劳、压力大吗?
本讲稿第三页,共十八页
一切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有关
疾病= 内因(基因)+ 外因(环境)
“一切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有关。”
——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 利根川进博士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先天的基因体质和后天的外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有关。
本讲稿第四页,共十八页
基因检测: 21世纪预防医学最伟大的发明
- 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代表美英政府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完成,其意义远远大于抗生素的发明。
生命科学研究无疑将主宰整个21世纪。
—— 美国《新闻周刊》
- 2008年度全球50项重要发明,“个人DNA检测”名列首位。
—— 美国《时代》周刊
本讲稿第五页,共十八页
基因检测:大众健康的必要前提
美国:
2008年起,每年超过800万人做基因检测;
美国家族性肠癌发病率下降了90%,
死亡率下降了70%,女性乳腺癌发病率
下降70%
中国:
- 每年不足10万人做基因检测;
- 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
因癌症死亡人数超过200万,
每1分钟有6个人确诊为癌症;
- 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占全球1/4。
本讲稿第六页,共十八页
基因检测:个人健康的重要保障
好莱坞电影明星
死于乳腺癌,年仅34岁
姚贝娜 歌手
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患病几率分别达到87%和50% ,于是做了预防性切除
本讲稿第七页,共十八页
一次检测 终身受益:获得“人体使用说明书”
基因检测:所有健康保障计划的源头
本讲稿第八页,共十八页
纳因全称“上海纳因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经过国内外多年的调研、选择、洽谈,2015年3月,纳因正式携手美国SeqGen,开展疾病易感基因检测与健康管理方面的战略合作。
纳因健康---携手权威机构权威专家
本讲稿第九页,共十八页
纳因健康---提供行业领先的基因检测服务
本讲稿第十页,共十八页
项目简介
1、心脑血管疾病易感基因检测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超过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居各种死因之首。
通过心脑血管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可以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进行预测,精准预防。
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十八页
项目简介
2、肿瘤易感基因检测
世卫组织下属的官方癌症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人,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人,到2035年将达到2400万人。
通过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可以对肿瘤发生风险进行预测,精准预防。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十八页
项目简介
3、骨关节疾病易感基因检测
骨关节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具有三大特点: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疼痛难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超过6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疾病。
通过骨关节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可以对骨关节疾病发生风险进行预测,精准预防。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十八页
项目简介
4、消化系统疾病易感基因检测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占人口的30%,各大医院门诊病人中,有1/2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世界范围内,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
通过消化系统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可以对消化系统疾病发生风险进行预测,精准预防。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十八页
5、衰老因子易感基因检测
生物学上,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和机能衰退,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