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多层砖混结构构造柱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层砖混结构构造柱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doc

上传人:丰儿 2022/4/1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层砖混结构构造柱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层砖混结构构造柱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在多层砖混结构的适当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于圈梁连接使之共同工作,可以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抗震能力,防止或延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突然倒塌,减轻房屋的损坏程度。本文通过分析多层砖混结构构造柱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在多层砖混结构的适当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于圈梁连接使之共同工作,可以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抗震能力,防止或延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突然倒塌,减轻房屋的损坏程度。本文通过分析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构造柱施工工艺特点及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字: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构造柱施工;钢筋混凝土

多层砖混结构作为我国住宅建筑结构主体,依据抗震设防要求,要通过设置构造柱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延性,同时,在施工中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构造柱的质量控制。构造柱作为多层砖混结构提高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已被普遍采用。但就近几年施工实践来看,施工种出现多方面质量问题,使有些部位的构造柱不仅达不到抗震目的,而且影响了结构的安全。
一、构造柱的特点
构造柱有如下特点:构造柱与砖砌体的结合必须牢固,才能发挥抗震的作用。构造柱与砖砌体在施工上存在着矛盾,在施工中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例如砖砌体吸水性大,对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具有砖砌体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共同特点,必须同时满足两种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与质量标准;砖砌体逐层砌筑,构造柱施工则是一次绑扎钢筋,一次或两次浇注混凝土,工艺上互相影响,处理不当时工程质量有严重影响。例如砖砌体表面不平,构造柱支模时与墙体接触不严则会造成漏浆现象。
二、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构造柱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钢筋施工中的问题
(1)纵向钢筋上下错位。由于柱筋定位放线时偏离设计位置或砖砌体预留柱位时上下楼层位置偏差,造成柱筋上下错位,以致不得不采取弯折措施以“归位”。其结果是构造柱上下轴心不对位,违反了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抗震功能。
(2)钢筋搭接不规范。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通常以楼层高度为依据,即层高+35d,并通常将搭接位置设在每一楼层的楼面上。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随意,搭接长度也未满足35d的要求,甚至还出现了I级钢筋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
(3)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规范中对构造柱箍筋的弯钩角度及长度虽未作明确规定,但提出“对于有关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执行”。基于这一点,: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f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O倍,并指出了对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弯钩的角度为135°这一点在施工中往往未引起注意,经查基本上采用90°弯钩,长度有的也不足10d。
2、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骨料级配问题。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为240×240。。对于这样较小的断面尺寸,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顺畅密实不出现卡壳断条情况,规范提出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
(2)坍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