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古诗词鉴赏大全.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鉴赏大全.docx

上传人:森森 2022/4/1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鉴赏大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古诗词鉴赏大全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形象生动,巧思奇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韵悠闲。全诗语言清爽流利,具有质朴的民歌风味,是李白诗中的名篇。 谢榛说:太白《金陵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妙在结语。(《四溟诗话》)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行路难》共三首,是李白天宝三年(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时作的。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李白在这首诗中,以满腔的悲愤,深深的感慨着世路的困难,从而抒发了他久久郁积于心的苦痛和悲伤。一向嗜酒成癖的诗人,面对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进了,玉盘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剑四顾,心愿茫然。虽然壮志犹在,但是啊,欲渡黄河,冰已塞川;将登太行,雪又满山。人生世路,竟是这样难以逾越的困难险阻。道路纵然如此坎坷,诗人也并没有就此意冷心灰,还是盼望将来能有一天,象姜尚遇文王、伊尹见商汤那样,做出一番壮观的事业。可是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是怎样撕裂人心的一声呼喊。它深刻地提醒了一个有理想的诗人,在那政治黑暗的封建时代,是怎样的欲罢不能而又前路茫茫啊。最终两句,虽然是以豪迈的气概,写出了对美妙志向的期望,但这终归只是一种渺茫的盼望。现实与志向的深刻冲突,构成了这首诗的基调,它支配着诗人在难以安静的感情的激流里,急剧地起伏跳荡,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形成了一种汹涌澎湃的宏伟气场,扣人心弦。 这首诗语言高华,但又自然明畅,音节高亢,但又抑扬宛转。在短短的篇幅里,用了很多色调浓重的字眼,化成了一个个显明突出的形象,如金樽、玉盘、冰川、雪山碧溪、红日、云帆沧海,把诗人的感情衬托得更加炙热而剧烈。悲歌大方,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这正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和感人力气。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宫女怨情的诗。在封建社会里,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该有多少无辜的少女,常年被幽闭在深宫之中,度着那凄凉的岁月,遭遇那难以忍受的熬煎和摧残啊。李白在这首诗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们的不幸生活,寄予了深切的怜悯。诗的开头两句,写这位宫女久久伫立阶前,以致夜露浸湿了她的罗袜,冰凉冰凉的,这才把她惊醒。一个侵字,把宫女凝思忘情的痴呆形象,生动地衬托了出来。在这宁静的深夜里,这位宫女在凝思什么?一个孤独的少女,她该凝思什么,又能凝思什么啊。无限悲伤、抑郁和苦闷的心情,通过这十个字所描绘的形象,显明地表现了出来。当她意识到夜露侵肌,转身返回室内的时候,室内也同样是冰凉冰凉的。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放下帘子,是为了拦住寒气的侵袭,可是透过疏帘,那明晃晃的秋月又正照耀着,又该增加多少愁绪啊。她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和她相伴的孤月,通宵不眠。这里没有正面着一怨字,而是通过形象本身的细微环节描写,抒发了宫女的深深怨情,正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假设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任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说明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赏析:
  《清平调词》三首,是李白于天宝初年入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李白到长安后,受到玄宗特别的礼遇。玄宗曾亲自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把李白置于翰林院,赐以天马驹,宫中宴会,玄宗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真是直上青云。李白对唐玄宗的礼遇,以及当时的生活也是感到满足的,所以写了一些思想内容贫乏,歌咏宫廷生活的诗篇。这三首《清平调辞》,就是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李白奉命而作。 第一首是赞颂杨贵妃的漂亮。起句连用两个譬如,一比杨贵妃的服饰,一比她的容貌姣美。通过两个贴切的譬如就把杨贵妃的形象勾画出来。次句进一步用牡丹花带露颜色更艳丽,来形容杨贵的明丽和光荣照人。第三句笔锋一转赞颂象杨贵妃那样的丽质和姿容,只能在神仙所居的玉山见到。结句更一层说明杨贵妃有如瑶台仙女,只应在皎洁的月光下于瑶台中相遇。全诗以妥贴的譬如,奥妙的想象竭力描绘、歌颂杨贵妃之美。 其次首写杨贵妃因貌美而得宠。首句以带露香艳的牡丹花来比杨贵妃,但又含有牡丹花承露,也好象杨贵妃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