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甩卖“五代线”.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甩卖“五代线”.doc

上传人:李十儿 2022/4/1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甩卖“五代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甩卖“五代线”
《财经》记者 明叔亮 王珍 王真 上广电液晶“五代线”重组,是否将以上海本地资产重组的故事收场

即使处处可见“打折”,中国最早的第五代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下称上局的命运。

“最完美的结果往往是不能实现的。”陈炎顺语带玄机。

“黑马”中恒

8月6日,在京东方公告落选同时,深天马公告其入选成为重组上广电NEC候选者,武汉中恒也向媒体确认入选的消息。上广电“五代线”的角逐变成了两个竞标者的游戏。

即使在武汉,武汉中恒和董事长李中秋也显得非常低调。

《财经》记者采访了解,他早年经营家电贸易起家。1996年,他在武汉开发武汉中恒工业园,三年后引入液晶模组生产企业进入工业园。

武汉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介绍,在冠捷、唯冠两大显示器厂落户武汉的过程当中,李曾经起到中间人的作用,因此与武汉政界也多有往来。目前,冠捷、唯冠在武汉的液晶显示器工厂,以及武汉中恒自己的液晶显示器厂,三家产能总计约2000万台。

2005年,武汉中恒收购上市公司深华发(),始为资本市场所识。公开资料显示,李中秋持有武汉中恒98%的股份,武汉中恒持有深华发41%的股份,主营业务包括液晶显示器整机、电路板等业务。2008年,。

液晶显示器是上广电“五代线”产品最为适合的下游出口,武汉中恒的产品尺寸又与上广电“五代线”产品非常吻合,均为从15英寸到22英寸。上广电债务危机爆发后,武汉中恒是不多几家与上广电维系合作的厂商。

上广电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李中秋一直为上广电的客户之一,但是规模并不大,双方有意从9月开始扩大合作规模。

如果武汉中恒重组上广电“五代线”成功,将会形成上游的液晶面板与下游显示器“垂直整合”,这样可以部分避免液晶价格波动过大给生产线带来冲击。此前,代工巨头富士康也曾投资液晶面板,直接供给自己的代工业务。2008年,全球液晶巨头纷纷身陷困境,富士康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却有不错的表现。

体制灵活亦是武汉中恒的优势之一。谷至华认为,如果武汉中恒这样的民营企业能够接盘,也可以说是一个亮点,“(上广电)现在很多事情都做不好,是因为体制”。

体制问题也是上广电此前遭遇的最重要障碍之一。过去几年,上广电NEC以及上广电集团的高层变换频繁。相比之下,王东升等京东方高管在公司上市时已经持有不小的股权比例,这一激励机制保证了京东方过去多年管理层和公司经营战略的稳定。

武汉中恒报价最高,背后则是得到了武汉市政府及国开行的资金支持。接近李中秋的知情人士透露,武汉中恒除自有资金10亿元,武汉市政府将给予10亿元资金支持,国开行则提供10亿元授信。

不排除意外

如果最终深天马接手上广电“五代线”,故事将更像是上海本地国资的重整。

为了此次收购,京东方和武汉中恒计划分别在上海成立了新公司,深天马则早在2006年就与上海企业合资成立上海天马,已经完成这一布局。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