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医学免疫学笔记(共29页).docx

格式:docx   大小:931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学免疫学笔记(共29页).docx

上传人:feng1964101 2022/4/18 文件大小:9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学免疫学笔记(共29页).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一、抗原(antigen, Ag)
定义
识别受体
TCR
BCR
表位成分
蛋白质降解后的多肽
各种天然抗原分子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MHC分子
需要,具有MHC限制性
不需要,无MHC限制性
表位存在
多在抗原分子内部
多在抗原分子表面
表位大小
MHC I类分子提呈8-12个氨基酸残基的表位
MHC II类分子提呈13-17个氨基酸残基的表位
5-15个氨基酸、5-7个单糖或核苷酸
2)B细胞表位:能被B细胞识别,无需抗原提呈细胞加工提呈的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
△共同抗原交叉反应:不同抗原分子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其中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也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其他抗原特异性结合,这种现象称为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
4、半抗原(hapten)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①特性:半抗原是小分子化学物质,能与特异性抗体和膜表面免疫球蛋白(BCR)结合,但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若将其与大分子蛋白质或多聚赖氨酸等载体(carrier)偶联,则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成为完全抗原
②免疫应答过程:半抗原与载体偶联后,半抗原特异性B细胞通过识别半抗原中的B细胞表位,内吞半抗原-载体偶联物,通过MHC-II类分子将载体蛋白携带的抗原肽提呈给特异的Th细胞,在Th细胞的辅助下,B细胞产生抗半抗原的抗体
5、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定义:指能激活多数或全部T或B淋巴细胞克隆,不受TCR与BCR特异性限制的非特异性刺激物质,包括超抗原、丝裂原、佐剂等
①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
1)定义:某些抗原物质,仅需极低浓度即可非特异性激活高达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称为超抗原
2)作用机制:一端直接与TCR Vβ链CDR3外侧区域结合,另一端与APC表面MHC II类分子抗原结合槽外部结合,以完整蛋白形式激活T细胞,不涉及与MHC和TCR识别
3)效应: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并分泌大量细胞因子,继而参与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
普通抗原
超抗原
化学性质
蛋白质、多糖
外***蛋白、逆转录病毒蛋白
MHC结合部位
抗原结合槽
抗原结合槽外部
TCR结合部位
CDR
Vβ链CDR3外侧保守区
MHC限制性


应答特点
须经APC处理,被少量T细胞识别
直接激活大量T细胞
反应细胞
T、B细胞
CD4+T细胞
刺激效应
免疫应答或耐受
细胞凋亡
②免疫佐剂(adjuvant)
1)定义:指预先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2)应用:制备免疫血清和预防接种
③丝裂原(mitogen):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的丝裂原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并发生有丝分裂,从而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二、抗体(antibody, Ab)
定义:是血液和组织中的一种糖蛋白,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1、抗体的结构
①基本结构:两条重链与两条轻链以二硫键连接形成的四肽链结构
高变区/互补决定区(CDR1、CDR2、CDR3):抗原结合部位
②分区:以氨基酸序列是否保守分为
骨架区(FR1、FR2、FR3、FR4)
N端:可变区(VH,VL)
羧基端:恒定区(CH1,CH2,CH3;CL)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③二级结构
1)结构域:多肽链通过链内二硫键折叠形成的几个球形结构
2)Ig折叠:由多肽链折叠形成的球状结构。每个结构域由反向平行的β股形成两个β片层,β片层内部由氨基酸疏水侧链组成,β片层之间由一个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β扁桶状结构。
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免疫系统中许多蛋白质如TCR、CD4、CD8、Fc受体、一些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等,具有与免疫球蛋白结构同源的保守序列,并形成Ig折叠,统称免疫球蛋白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