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哲学复习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14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哲学复习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zv75l0hlj9 2017/2/18 文件大小:1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哲学复习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名词解释 6 个,共 36分 1、哲学知识/ 哲学科学 P2、P3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源出希腊语 philosophia ,意即“热爱智慧”。哲学,就是爱智之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文明 P6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3、精神、劳动 P12 精神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在哲学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即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即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精神又具有极大的能动性,通过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4、教化 P15 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 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 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 5、数学 P21 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 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 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虽然不同的传统学派可以强调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互相对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综合起来的努力,才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价值。 6、始基 P51 哲学起始于本原论, 这种原始的哲学认为, 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最简单的东西派生出来的并且最后又都要复归于它。这个万物都初生于是又终归于是的宇宙本原, 在古希腊哲学中被称为“始基”, 在中国先秦道家哲学中被称为“道”。这种本原论哲学实是把宇宙理解为一个自我循环的运动过程, 这个过程从某个起点出发而逐渐展开并最终回到其起点。这意味着本原论世界观中的世界是一个自我运动着的封闭巨系统, 它所包含着的一切事物都是这个系统整体的某个部分, 这些部分都是有生有灭的暂时性存在, 但它们生灭变化于其中的整体却是不生不灭的永恒性存在。由此可见, “始基”或“道”与万物之间具有这样一些方面的关系: (1)“始基”或“道”是自我往复无穷地运动着的循环过程, 万物都是这个无限循环过程中具体展现其过程的各种形式的运动的载体; (2)“始基”或“道”是运动着的万物的母体, 万物是“始基”或“道”的派生物; (3)“始基”或“道”是自己不动却是万物运动的推动者和支配者, 运动着的万物是由于“始基”或“道”的推动而运动并以其运动来表现“始基”或“道”的具体现象。 7、本体论 P71 本体论( Ontology )一词是由 17 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 Goclenius , 1547-1628 )首先使用的。此词由 ont (?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 ology 构成,即是关于 ont 的学问。 ont 源出希腊文,是 on (?ν)的变式, 相当于英文的 being ;也就是巴门尼德( Parmenides )的“存在”。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然有各种不同, 但一般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 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 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 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