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要全面地、正确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利害关系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而且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核算程序。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循环的基本概念和会计核算的程序组织形式。
本讲教学要点:
会计循环
会计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
会计确认的初次确认与再次确认
会计计量的几种形式
调账与结账
试算平衡与工作底稿
第三章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第一节会计循环
一、会计循环
指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必须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并进行试算平衡,经过调整结清各账户记录,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程序。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
编制报表结账试算平衡
二、会计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
从会计信息生成的角度来抽象地认识会计循环,会计信息处理有四个基本环节: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1、会计确认
指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对某一会计期间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产生影响进行辨认与确定,以确定该经济业务的数据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计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会计确认包括:初次确认+ 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
指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辨认与确定,以决定经济业务的数据是否应该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
[例1]人事部经理出差后到财务科报账,会计人员需要审核其出具的所有差旅费原始单据。经审核,其中夹有一张去年的餐费发票。
[例2]年底,销售部经理拿着一份新签订的销售合同到财务科,要求确认销售业绩(收入),财务经理没有同意。可能是什麽原因?
再次确认
指会计信息系统经过加工,对需要输出的会计信息进行确认,以决定是否应该作为某一项目正式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例3] 2001年10月7日预付从本月开始的未来15个月写字楼租金150000元。
预付时:
借:待摊费用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到年底编制报表时,对该笔业务,如何做再次确认?
会计确认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符合定义。即一项经济业务在某一会计期间是否对某些会计要素增减变化产生影响,辨认与确定时必须按照这些会计要素的定义进行判断。
2。可计量性。即一项经济业务要进入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对某些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影响的大小必须具有一个相关的计量属性,可以充分、可靠地用货币予以计量。
3。相关性。即在会计报表中输出的信息,必须是相关的才能予以确认。
4。可靠性。即信息是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