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声音的特性.doc

格式:doc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声音的特性.doc

上传人:brozn 2022/4/18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声音的特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声音的特性
 
一、目的要求
1.  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常识性知道音调的上下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和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   通过观察声音的特性
 
一、目的要求
1.  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常识性知道音调的上下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和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   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展探究,观察图形进展分析的方法.
3.    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展测量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
难点音色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放音乐,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上下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
2。过程展开
(1)实验探究音调的上下
: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上下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和对超声、次声的定义.
(2)设计响度的演示
①学生根据生活经历比较容易猜测到响度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进展证实,例如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②通过敲响队鼓,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让学生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同时听鼓声的变化。启发学生自己得到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③另外,轻轻摇动响铃,使前排学生可听到铃声。后排学生几乎听不见,说明响度还和离声源的间隔 有关。
(3)音色
播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