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 8
再谈待产室潜在的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 要】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待产室,因其服务对象是妊娠、分娩的妇女,动辄关系到两条2 / 8
再谈待产室潜在的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 要】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待产室,因其服务对象是妊娠、分娩的妇女,动辄关系到两条生命与两个家庭三代人的生活。
【关键词】 待产室 医疗纠纷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助产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产科工作性质特殊,病人多、周转快,情况复杂、多变,而孕妇或家属根本不了解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期望值过高,极易出现差错和纠纷。因此要求要重视分娩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风险环节管理,消除医疗隐患,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就如何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原因
医疗技术因素
产房是产科的技术核心,助产技术高低直接影响着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并发症多,有的助产士不重视业务技术学习、不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工作中疏忽大意,观察产程不仔细,产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对母婴并发症缺乏有效的预防和诊治技术[1]。助产士责任心不强,专业理论知识的贫乏,观察不出产程变化,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或体征不能认识,未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而使病人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特别是高危妊娠的孕妇观察病情应更加细致,如果不了解本病的护理常规,不易发现并发症和危害母子安全的危险因素,可延误病人的治疗及处理。
2 / 8
服务态度因素
由于待产妇住院待产心情焦虑急噪,想早日顺利生产,询问较多,如助产人员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接待产妇不热情,态度冷漠,语言生硬,不耐心解答,引起产妇不满情绪;工作中不注意说话方式,不注意保护产妇的隐私;不履行知情同意原则;在操作前没有征求产妇及家属意见即实施,则易出现纠纷。
1.3 孕妇及家属因素
多数人认为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医院就是优生的保障,在待产的过程中,,无法接受现实,孕妇临产后进人待产室,由于待产室的陌生和孤独,孕妇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
1.4 沟通交流不到位
随着人们优生优育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孕妇及家属对分娩的期望值增高,认为产前检查正常,分娩过程中不应该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产程中一旦出现并发症或难产就认为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助产士接待孕妇后不讲解分娩的正常知识,不告诉孕妇怎样配合产程,对于孕妇疼痛、大喊大叫不关心、不安慰,心理护理不到位。
3 / 8
2 防范措施
加强业务学
产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情况复杂多变,病理情况随时出现,产科的技术操作有其特殊性,且很多操作需要手法和经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助产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术操作、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产程的各项进展情况。工作中多观察、勤思考,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虚心学习,熟练掌握产程中母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