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混凝土的有关习题
例4-6.什么是石子的最大粒径?工程上石子的最大粒径是如何确定的?
解:粗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工程上对混凝土中每立方米水泥用量小于170 kg的贫混凝土,采用较大粒径的粗骨料对混凝度混凝土,单从强度考虑只须用少量水泥就可满足要求,但为了又要满足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就必须再增加一些水泥用量。这样往往产生超强现象,也不经济。当在实际工程中因受供应条件限制而发生这种情况时,可在高强度水泥中掺入一定量的掺合料(如粉煤灰)即能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例4-11. 为什么不宜用海水拌制混凝土?
解:用海水拌制混凝土时,由于海水中含有较多硫酸盐(SO42- 约2400mg/L),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加快,早期强度提高,但28天及后期强度下降(28d强度约降低10%).
同时抗渗性和抗冻性也下降。当硫酸盐的含量较高时,还可能对水泥石造成腐蚀。同时,海水中含有大量氯盐(Cl- 约15000mg/L),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加速锈蚀作用,因此对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得采用海水拌制混凝土。
[评注]对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也不得采用海水拌制,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盐、镁盐和硫酸盐,混凝土表面会产生盐析而影响装饰效果。
例4-12.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它包括有几方面涵义?
解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适于运输、浇筑、捣实成型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涵义。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力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充满模型的性能。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内部组分间具有一定的粘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离析分层现象,而使混凝土能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的性能。
[评注]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三者是互相关联又互相矛盾的,当流动性很大时,则往往粘聚性和保水性差,反之亦然。因此,所谓拌合物和易性良好,就是要使这三方面的性质在某种具体条件下,达到均为良好,亦即使矛盾得到统一。
例4-13.混凝土的流动性如何表示?工程上如何选择流动性的大小?
解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以坍落度或维勃调度作为指标。坍落度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的混凝土拌合物。
工程中选择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主要依据构件截面尺寸大小、配筋疏密和施工捣实方法等来确定。当截面尺寸较小或钢筋较密,或采用人工插捣时,坍落度可选择大些。反之,如构件截面尺寸较大,钢筋较疏,或采用振动器振捣时,坍落度可选择小些。
[评注] 正确选择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对于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节约水泥,有重要意义。在选择坍落度时,原则上应在不妨碍施工操作并能保证振捣密实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以节约水泥并获得质量较高的混凝土。
例4-14.影响混凝土拌合料和易性的因素有哪些?
解
影响混凝土拌合料和易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泥浆的数量。水泥浆越多则流动性越大,但水泥浆过多时,拌合料易产生分层、离析,即粘聚性明显变差。水泥浆太少则流动性和粘聚性均较差。
(2)水泥浆的稠度。稠度大则流动性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则一般较好。稠度小则流动性大,但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差。
(3)砂率。砂率大则骨料的比表面积大,使流动性降低或需增加用水量,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好。砂率小则流动性提高,但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砂率过小时则流动性也降低。合理砂率(最佳砂率),有最大的流动性。
(4)其他影响因素
水泥品种,骨料种类,粒形和级配以及外加剂等,都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一定影响。
[评注] 在工程实践中要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一般可采取如下四条措施:
(1)尽可能降低砂率,采用合理砂率,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节约水泥。
(2)改善砂、石级配,采用良好级配。
(3)尽可能采用粒径较大的砂、石为好。
(4)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浆用量或加入外加剂(一般指的是减水剂)
例4-15.何谓砂率?何谓合理砂率?影响合理砂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
砂率是混凝土中砂的质量与砂和石总质量之比。
合理砂率是指用水量、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拌合料具有最大流动性,且能保证拌合料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的砂率。或是在坍落度一定时,使拌合料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砂率。
影响合理砂率的主要因素有砂、石的粗细,砂、石的品种与级配,水灰比以及外加剂等。石子越大,砂子越细、级配越好、水灰比越小,则合理砂率越小。采用卵石和减水剂、引气剂时,合理砂率较小。
[评注] 砂率表示混凝土中砂子与石子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