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

上传人:逍遥小书生 2022/4/1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第 3 页
莆田擢英中学2019—2019学年
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古诗文颇有所识⑦不?”对曰:“仿佛志⑧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⑨,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诣:拜见。②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③进火:烧火。④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竹箅。⑤馏:蒸饭。⑥糜:粥。⑦识:所收获的知识。⑧志:记得。⑨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3)元方入门不顾( ) (4)俱委而窃听(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第 6 页
(2)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8.“读文品人”,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题。(6分)
(1)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结合甲乙文,简单分析元方从小就如此聪明善辩的原因。(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18分)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1.( )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9年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强大的治疗效果。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三无”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屁,比如在会议上,或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第 6 页
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
有一次,屠呦呦曾经悄悄告诉老同学,为了工作,她经常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结果身体给弄坏,体质一直很差。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19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