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长征心得体会 (2).docx

格式:docx   大小:22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征心得体会 (2).docx

上传人:zongzong 2022/4/19 文件大小:2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征心得体会 (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长征心得体会
画、泛黄的老照片??红军战士那坚决执着的目光,照亮了展厅的每一个角落。 一进展厅,就望见观众纷纷用相机拍下一座主题雕塑:在党旗下,红军战士相互搀扶、相互鼓舞,面带微笑地迎向成功曙光。 1935年1月,方志敏领导红10军团在江西怀玉山作战时被俘,他坚贞不屈,沉着就义。一幅方志敏烈士的照片就置于遗作《得意的中国》之上,“我情愿牺牲一切,奉献于苏维埃和革命”的誓言,曾鼓励多数后人献身革命事业。 在紧急关头,仍保持着坚决乐观、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几个白发老人围着一座题名为《艰辛岁月》的雕塑感慨无限。作品表现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吹笛子的老红军战士,一个是在他腿上趴着的小红军战士。雕塑的斜对面是一幅大型油画———《我们必须会回来》。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取得了长征中最精彩的军事行动————四渡赤水的成功,在二渡赤水时写下了闻名词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张亮辉在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地登记了这句名言,还在一幅反映毛主席在长征路上的油画前留影。他说:“红军长征途中那种乐观、坚决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们要恒久发扬长征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不仅突破了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战胜了大自然中的多数困难险阻。“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1935年8月,红军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川西北水草地,草地中泥潭和沼气带密布,稍有不慎人马就会被淹没、熏倒,时常有冰雹从天而降,白天紫外线灼伤皮肤,晚上冻得浑身颤抖。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战士们幽默地说:“过雪山我们是顶天立地,过草地我们是遮天蔽日。我们不愧为天地的主子。”一幅漫画正是描绘了这样的情景。来往的观众来到雪山草地的场景,总要静下心来观看,每个人都被感动着、鼓励着。 跟党走,向光明走。走过遵义,走出绝境,走向陕北,走向成功。油画《三大主力会师》,描述的正是这一场面:红旗飘扬,军号响亮,战士们丢下背在身上的那早已破旧的行李,相互拥抱、庆贺、问候。










篇三: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长征是人类斗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备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播。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宏伟壮美的史。“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传播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产。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留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敬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交挚友。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波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红军长征中的千古佳话。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协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阔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九军团经过云南东川一带,由于得到当地干人儿的协助,因而顺当攻下了东川县城。红军翻开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穷苦群众,并且依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处决了反动县长和一个大土豪,城内外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城,红军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干人儿踊跃参与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很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协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还要克制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需找到娴熟的船工。经过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