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44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woyaonulifacai 2022/4/19 文件大小:2.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陕西神木神源煤炭矿业有限公司
黄  泥  灌  浆 系 统

设 计 方 案





年平均降水量435.7mm,多年平均风速2.2m/s,年最多风向西北,年最大冻土深度146cm。
(3)水系
神源煤矿北邻考考乌素河,一般流量为800L/s,该河一条较大支沟南北向穿过矿井全区,其余皆为上述沟流的次级岔沟和小的冲沟,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小支沟水量很小,多为季节性水流,旱季多干枯无水。
(4)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0。05g,地震烈度为Ⅵ度。
水源、电源及建材
(1)水源
矿井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为宋家洼沟河漫滩阶地处打的两口渗井,井下建有污水处理站,处理站的出水达到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后,供井上、,单座容积300m3;建有日用饮用水池2座,单座容积300m3,、生活的要求。
(2)电源
神源煤矿为双回路供电,两回路电源均引自张家峁10kV开闭所不同母线段,采用LGJ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70mm2供电线路引至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线路长度0.708km。
(3)建筑材料
本区主要建筑材料多需从外地运入,砖、瓦、砂、石等大宗建材可就地生产。区内有多处小规模的机砖厂,可提供矿井建设所需的机砖与水泥制品,但当地砂、石多数质量不高,建设中应严把质量关.
本区地表赋存有丰富的黄泥资源,其层厚、质纯,可满足矿井灌浆系统用土要求。
2 地质特征
2。1 地层
据钻孔揭露和地质填图资料,本井田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三叠系中~上统延长组(T2-3y)、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l)、第四系全新统风积沙(Q4eol)。现从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三叠系中~上统延长组(T2—3y)
地表未出露。据钻孔揭露,延长组岩性为一套灰绿色巨厚层状的中、细砾长石石英砂岩,含有云母和绿泥石,分选性及磨圆度中等,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顶面起伏。
(2)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
延安组(J2y)为整合区的含煤地层,与下伏延长组(T2—3y)呈假整合接触。根据钻孔揭露,区内保存延安组第一段(J2y1)至延安组第四段(J2y4),其中第三段和第四段仅在矿井内局部见到,其它地段多被剥蚀。
(3)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
仅分布于矿区中北部边界附近的较大沟谷两侧,~.
岩性为一套浅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夹钙质结核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4)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l)
广布于矿区的梁峁上,一般厚5~15m。岩性为浅棕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夹数层分散状钙质结核,具有柱状节理,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触.
(5)第四系全新统风积沙(Q4eol)
区内不发育,仅在区内西南部和西北角的黄土梁峁区有少许呈半固定沙丘片状分布,多覆盖于其它地层之上,一般厚度7m左右,以细沙为主,圆度好.
2.2 地质构造
井田位于鄂尔多斯地台向斜陕北斜坡单斜区之内,地层总体为倾向北西、倾角不大于3°的单斜构造.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神源矿业黄泥灌浆系统技术方案
区内没有发现断层、褶曲构造,邻近矿井生产也未发现有断裂现象,属构造简单类型。
岩浆岩及陷落柱
本井田范围内未见岩浆岩,未发现陷落柱及其它特殊类型的构造现象。
2。4 煤层与煤质
(1)煤层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为井田的含煤地层,井田内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有3-1、4-2、4-3、4-4、5—2煤层(表1)。
表1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
煤层结构
煤层间距(m)
最小~最大
平均
顶板
岩性
底板
岩性
可采性
3—1
2.86~3。22
3。02
不含夹矸
泥岩
粉砂岩
泥岩
粉砂岩
局部可采

39
4-2

2。20
含一层夹矸
粉砂岩
泥岩
粉砂岩
泥岩
局部可采
~21.40
20
4-3
1。07~1.43

不含夹矸
粉砂岩
细粒砂岩
粉砂岩
大部可采
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