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doc

上传人:刘备文库 2022/4/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
陈 曼 【摘要】 从科学技术人文的产生渊源和发展出发,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进行分析,力图找到其深刻内涵下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科学;技术;人文关怀

一、技术的人文关怀的出现步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为每个人才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现实条件。这一历史进步在思维结构内部,导致了两个基本的变化:一方面个体思维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多向度、多变的活性智力结构;另一方面在个体意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群体思维又按照新科学规范的理性结构,生成着一种富有张力的、综合性的智力结构。
二者的统一,把我国的现代主体意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技术捕捉一切有用的人文信息,把艺术的美、道德的善和哲学所揭示的时代精神等等融合到全部的工程和工业设计中去,使人们愿意购买产品,并给予产品良好的声誉,最终使产品获得价值。从现代设计这个窗口,不但能看到技术的经济价值,也能看到人文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看到技术上的筹划与人文的融合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本身是有意义的,它体现了一系列人类的基本旨趣,然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却不可能由它来决定,它并不体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科学技术化的最终根源在于人以自我保存为目的的对自然的斗争。为了生存,人被迫发展那些为了他自己的主观目标而操纵外部世界的技能。科学技术必然要导致那些有碍于自我保存的人格特征与人的需要的压抑,这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虽然科学技术的极端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荒诞处境,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应该完全拒绝,只意味着,科学技术至上是不可取的。那种把人类现存的社会弊端和问题归咎于技术,试图拒斥技术的作法是错误的。需要反对的是科学技术的文化霸权,是科学技术的无限制的虚无主义扩张。理性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人们对目的与实现这一目的手段关系的调节上,也应该体现在对目的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上,体现在对目的的行为的后果的预见与权衡上,应该成为一种人类选择与调节自我行为的能力。
人文则侧重于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上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序幕的开启,人文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将得到更加有力的证明,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将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产品、产业、市场以及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文知识不仅作为渗透因素对现代经济各环节发生着重要的影响,直接成为有待于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产业对象,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文化创新能力、评价能力和传播能力,成为任何一个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不可不重视的、关乎国家兴衰的重要战略资源。
人通过技术的发展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从理论上看,借助于技术,人们每一次所能实现的发展总是有限,所能满足的需要也是特殊的,所能实现的自由也是个别的。实现了这一方面的发展,就要牺牲另一方面的发展,反之亦然。就某个人而言,他借助于技术所进行的活动也总是具体的,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区别只在于,那时候固定的分工消失了,人们可以如愿以偿地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那一方面。就是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的自由发展,但仍然不可能是全面发展,如果肯定了它不是全面发展,它的自由度就要打折扣了。





绝对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对于任何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