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63页哦
一、概述
1、颈椎病基本概念
(cervical spondylosis)
第2页,此课件共63页哦
2、解剖生理特点
颈椎有七个
椎间盘六个
椎体与椎0岁之间。但最近文献报道,患者有年轻化趋势
第23页,此课件共63页哦
3.2、累积性劳损
多因不良姿势导致肌肉、韧带、椎间关节、椎体退变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而发病。
累积性劳损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负荷异常。
第24页,此课件共63页哦
静力学负荷:
静止状态下肌肉张力产生的应力负荷;
动力学负荷:
运动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应力负荷
累积性劳损主要与职业有关:好发于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
大学学生、%
第25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26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27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28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29页,此课件共63页哦
3.3、外伤:
(1) 颈部软组织损伤
(2) 小关节损伤
(3) 颈椎骨折
%%颈椎病患者有外伤史
日本人报道交感型颈椎病70%有外伤史
第30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31页,此课件共63页哦
3.4、生活习惯
(1) 高枕睡眠
(2) 头顶重物
(3) 饮酒
第32页,此课件共63页哦
3.5 气候
多为发病或加重的外因
国内学者认为,患病率高可能与海拔高度、大气、氧分压、寒冷等因素有关
3.7 遗传因素
1984年国外学者提出颈椎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第33页,此课件共63页哦
二、康复评定
第34页,此课件共63页哦
4、诊断
以《中华外科杂志》1984年刊登的标准为准:
①诊断颈椎病必须结合年龄、症状、体征和X线片(包括影像学)、TCD等进行综合判断。
②症状体征典型,X线片不典型可诊断为颈椎病;
③X线片典型(包括影像学改变),症状、体征不典型不能诊断为颈椎病。
第35页,此课件共63页哦
三、康复治疗分型1、颈型:
临床表现:颈痛、活动障碍、肌痉挛、压痛
%。
X线曲度变直、消失,骨质增生、动力位示椎间隙松动及梯形变。
第36页,此课件共63页哦
2、神经根型:
临床表现:颈肩痛、上肢放射痛伴感觉运动障碍
本型占50–60%。
X线片可见颈椎曲度改变、间盘隙变窄、不稳及骨贅形成,斜位片上可见椎间孔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等。 MRI示间盘变性、髓核后突。
第37页,此课件共63页哦
(1) 第五颈神经根受累
(2) 第六颈神经根受累
(3) 第七颈神经根受累
(4) 第八颈神经根受累
第38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39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40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41页,此课件共63页哦
3、脊髓型:
临床表现:
疼痛不明显
肢体运动、感觉、反射功能障碍、 Hoffmann征阳性
X线、CT及MRI可以发现脊髓受压的直接证据:椎管狭窄、骨刺形成、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梯形变
本型占10–15%。
第42页,此课件共63页哦
(1) 旁中央型:
除根性症状外尚有肌力减退、下肢无力、握力差束带感
第43页,此课件共63页哦
(2) 中央型:
前方压迫:
下肢沉重、软弱无力、活动不灵、步态笨拙
逐渐出现痉挛、强直,多出现在伸肌及内收肌群。
后方受压:两下肢沉重、踩棉花感、步态漂浮,象喝醉酒。
第44页,此课件共63页哦
压迫重者则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一般无括约肌的改变。
感觉的改变没有一定平面,痛觉可减退或消失。
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大小便轻度障碍;
第45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46页,此课件共63页哦
第47页,此课件共63页哦
(3)单侧脊髓受压症--Brown—Sequard征
同侧肢体痉孪、软弱无力、自主运动消失;
对侧的感觉障碍,痛觉与温度觉消失
感觉消失平面与患病平面多不一致。
第48页,此课件共63页哦
(4) 体征:
主要侵犯椎体束、部分侵犯侧束
头过伸过屈试验(+)
病理征(+)
腱反射亢进
硬膜囊病手(手指内收无力:<10次/秒)。
第49页,此课件共63页哦
4、椎动脉型
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复视、耳鸣、幻觉、晕厥。
发病与颈椎活动及位置变化有关
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占3–5%
影响学: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或、椎间盘突出、椎间不稳改变。
占20–25%。
第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