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8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hetyo 2022/4/20 文件大小:5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方案

印江自治县新寨农业中学 王 辉
课题名称 大道之行也
教材选定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展示幻灯片9问题3)
学生考虑,同桌之间交流。 
学生展示平台: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比照,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场面
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
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全文。(展示幻灯片10)
教学活动四(10分钟)
四、拓展延伸,畅谈感悟
请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畅谈感悟:(展示幻灯片11)
1、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
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思路引导:这种理想肯定不能,因为这样的社会必需要社会消费力高度开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要求。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而当时社会的消费力程度极其低下,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的。如今我们也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目的,这
其实是对大同社会的一种追求.
教学活动五(3分钟)
五、课堂小结 ,明确立意(展示幻灯片12)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着全国各族人民逐步迈向小康社会,坚信 “大同" 社会的美妙理想离我们不会太遥远。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妙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教学活动六(4分钟)
六、布置作业,深化主题  (展示幻灯片13)
1、调查你生活的社会,有哪些现象符合“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2、写一段文字,描绘你想像中的将来社会。
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和能,讲信修睦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1、不独亲其亲——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
2、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恶货弃地而不藏——货尽其用 
       恶力不出而不己——人尽其力
全文总结(和现实社会相比):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
(再次展示幻灯片10)
附幻灯片:
幻灯片1
幻灯片2
幻灯片3
幻灯片4
幻灯片5
幻灯片6
幻灯片7
幻灯片8
幻灯片9
幻灯片10
幻灯片11
幻灯片12
幻灯片13

《大道之行也》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课文阐述的是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两千年以来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的,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的财富。文章语言精练,文气畅达;运用比照,,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才能,学****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
2、教学目的分析 
结合文言文的体裁特征,本文教学目的设定为: 
(1) 理解重要实虚词的含义 
(2) 理清本文的线索,理解贤圣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设想,把握“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3)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 
3、教学重点。 
(1)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4、教学难点。 
联络实际,引导学生考虑孔子的社会理想在当时社会不能实现的的原因.
二、教法分析。 
 这节课主要运用点拨法、读书指导法、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主要运用设疑激趣问题探究
,使学生在问题中阅读,进步效率。
三、学法分析。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讨论法。文言文要求学生读准音,读透意,体味文言的音律美,意韵美,熟读成诵。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利用洪秀全指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提出的口号“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学生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