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及监管措施探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 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存的根本, 也是企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管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才能使企业在众多建筑企业中脱颖而出。不断进行制度方面的创新管理, 采用新的技术手段, 加强质量监管力度, 增强质量管理水平, 保证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概念和内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的标准, 对相关机构和责任主体履行质量责任, 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 在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基础上维护群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制也不断发展,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涉及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要全面做好整个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内容有建立质量监督体系、资料汇总和登记、审核图纸、控制材料质量、监督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督工程验收等方面, 其中资料汇总和登记是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为整个工程质量监管提供可靠依据。实际监督工作过程中, 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申报登记, 对质量监督站提供 2 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 相关资料不齐, 监督人员应要求其停止施工, 补齐资料后方可继续施工。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相关法规不完善,管理部门权责不明确我国各级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数量多, 层级多, 质量监管部门权责不够明确, 部门管理有交叉, 而且存在模糊责任地带区。很多监管部门都不愿意做那些出力不讨好的工作, 相互推诿, 一些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比较空泛, 什么都管, 也什么都不管; 还有一些部门同时担当建筑质量控制者和监督者的责任, 缺乏有效的监督; 我国工程质量监管部门主要是事业单位, 受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大, 经费的变化影响到监督机构的工作运行情况,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 监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管理不规范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要对与建设工程相关的技术、法律、经济和行政几个方面的监督, 从最初的设计到材料材质都要进行监督。监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质量监理工作, 只有高水平的监管队伍才能做好质量监管工作, 要求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人员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较多的实践工作经验,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而就我国现状来看, 部分监督人员存在着一些不足,甚至有些质量监管部门存在朋友关系、裙带关系, 安排一些缺乏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素质等不具备条件的人员参与工作, 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监管人员知识、经验不足, 质量监督流于表面形式, 人员素质较低, 无证上岗, 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3 建筑企业不够规范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浅薄, 为了扩大企业影响, 只注重资金投入而忽视了质量管理, 有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根本不管工程质量好坏。不按程序施工、仓促开工、不调查分析、竣工后不验收等都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有的企业甚至偷工减料,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很多国有建筑企业都出现资产和人才流失, 技术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