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联络上下文品读句子,感受大潮来时的宏伟壮观。
2、 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优美语句.
3、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观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联络上下文品读句子,感受大潮来时的宏伟壮观。
2、 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优美语句.
3、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观;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诵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钱塘大潮录像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壮观”.
2、导入第3、4自然段的学习。
3、出示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引导学生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问题引导:(精品文档请下载)
a。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在组内提出来,共同解决。
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先个人自由朗读,然后考虑,将自己的感受和组员分享,接着在 组内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求助,在全组讨论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在班上解决。
5、引导小组感悟.(精品文档请下载)
,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含义;
b。课件展示句子描绘的情景;
c。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想象画面和理论表演等形式来发现大潮的宏伟壮观;
d。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6、反响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各抒己见的气氛。
从描写潮水声音和形态的词语来体会潮来时宏伟气势,如“闷雷滚动、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
从描写观潮人群的词语来体会人们的惊喜之情。如“沸腾、人声鼎沸、顿时"等词;
从潮水和人们的变化和反响这两个方面感受钱塘江大潮之奇,水到渠成的引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四、学生默读,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引导:刚刚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下面,我们就来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并用笔勾画出来。
2.感悟发现。表达连接作用的词语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过了一会儿"、“再近些”、“越来越近”、“飞奔而来”等;作者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描写潮水的宏伟壮观;(精品文档请下载)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文段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老师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