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成都三日.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都三日.doc

上传人:碧痕 2022/4/2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都三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都三日
樊 力 从汶川,经都江堰,到成都。92公里的距离。
5月12日,当地震波横扫而来,这个有着6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刹那间如同风中的树叶一般颤抖。随后,恐惧与不安情绪迅速蔓延。 <br****惯了“温和”生活的成都,这 与此同时,成都市物价局开始对米面油、蔬菜等主副食品价格进行重点监测,坚持一日一报的制度。“确保价格无大幅异动。”
5月13日,记者在一些市场发现,,猪肉均价每公斤较前些天高出1元。不过“确保蔬果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不成问题。”
在12日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商务厅便与商务部紧急协调,请求商务部给予四川灾区支援。由商务部调集的上海照明灯、山东火腿肠以及浙江矿泉水等救灾物资,也于13日晚抵达成都,燃眉之急得以缓解。
另外,成都市还成立了调运和收集救灾物资的应急中心,对麦德隆、好又多、红旗连锁等大型超市进行急需物资的调用,保障对灾区和城市的物资供应。
成都同时宣布:所有市属公路即日免费通行……

5月13日,7级余震谣言发酵

余震接连不断,市民们似乎已经****惯了这种短暂的抖动,但同时又恐惧这种抖动会一发不可收。在本刊临时借用的“大成网”的写字楼里,员工们俨然都锻炼成了“地震专家”,每次抖动似乎都能基本判断级别了。
也是在这里,发生了一件追踪“7级地震”谣言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到灾区各种坊间传言的“发酵”全过程――
5月13日11时30分,西南食品城商家吴奉军突然接到一陌生男子的电话称:成都马上要发生7级余震!吴奉军从电话中了解到,这名男子是成都一重点中学教师,姓李。李老师原本是打电话通知自己的母亲赶紧躲避的,殊不知慌乱中拨错号码。
“我觉得不可能。”左思右想之后,吴奉军打来电话向网站记者求证此事。
根据吴奉军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找到了这位李老师。据他称,5月13日11时15分许,他和同事们正在阅卷,教学组长刘老师突然来到办公室:接学校领导通知,马上可能发生7级余震,让大家暂时离开办公




楼。撤离过程中,李老师连忙打电话通知女儿和母亲,让她们赶紧下楼躲避。
李老师说,之所以通知家人,是考虑到消息源自校方,应该比较可靠。而据教学组长刘老师介绍,校方的信息来源是该校化学组的熊老师。
“我说的是较强余震,哪里是7级余震?”熊老师显得有些委屈。13日上午11时许,他接到了在银行工作的女儿的电话:待会儿可能发生较强余震,银行职工已全部撤离办公楼。“我考虑到银行的信息应该可靠,便向学校办公室主任汇报了此事。”
至于,“较强余震”是如何传成“7级余震”的,熊老师一脸茫然。于是通过熊老师,记者辗转联系上了熊老师的女儿熊小姐。
她说,昨日上午10时,他们接到银行安保部的撤离电话。据她称,最终的信息来源是银行一位同事在防震部门的亲戚。而昨日中午,熊小姐在办公室工作时也确实感到有轻微余震,只是绝非传言中的“较强余震”。
经过这番顺藤摸瓜,一条谣言产生的曲线由此可见。而且种种类似于此的流言在城市里并不鲜见,它们像一根根藤蔓串联起不同的人。

5月14日,真相跑赢了谣言

“我真的有点来不起了,今天回家!”
和家人躲在车中过夜的林小培终于决定回家了。因为担心余震,,带着未满周岁的儿子和60多岁的母亲全睡在车上。
两天下来,林小培走路都已腰酸背痛。而今晚,她决定回家。
林小培敢于回家的勇气,还在于在这次的汶川地震里,政府让“真相”跑赢了“谣言”。
在汶川地震发生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便迅速发布消息,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件原委。
随后,各路媒体火速跟进,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挺进灾区,密集的信息非但没有造成社会恐慌,信息畅通反而遏止了谣言传播。在成都的报刊亭,记者看到众多本地媒体在地震后,都将头版渲染成凝重悲伤的黑色,集束式报道。
当地政府迅速通过传媒,进行地震灾害和预报的科普传递,5月13日,记者的手机便收到十多条类似的信息提示。

自5月13日起,全成都变得“紧张”起来。而这种“紧张”,是一种被控制在有序状态中的“城市行动”――
交通广播向社会发布了一条《都江堰急缺挖掘机》的消息,不到5分钟就有人响应调集;西沿线上救护车驶过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那一夜,全成都有条件的医疗系统都在紧急支援灾区。
最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5月14日23点20分,记者在位于武侯区林荫街的献血屋,看到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信息通畅,让市民处于一种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