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名著《呼兰河传》读书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名著《呼兰河传》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4/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名著《呼兰河传》读书笔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著《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名著《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一)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自传式的长篇小说,描写她幼年记忆中家乡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故事。小说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环境和小镇概貌,像画卷式的绽开镇上主要的大街、胡同、店铺,姐妹、父子都可以借此机会会面。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台下百姓胡打胡闹。看戏过程中,台上台下甚至会突然间转换角色,台下的人们真吵起架动起手来,而台上的戏子却不为所动,照旧自我表演。
  老胡家的团聚媳妇,也是在大家集体观看之下,被认为有鬼附身,以致于最终为了给她驱鬼而被戏弄死了。最终一个人物冯歪嘴子,他也是通过磨房里的窗户观看外面的人与被窗外的人观看。
  小说在写法上主要实行散文式的文字风格和抒情笔调,叙述敏捷,生动好玩,而且每个章节的内容相对独立,在叙事上不像故事型的小说前后联系那么紧密。小说中仅有的几个人物的故事,也几乎相互独立,感觉像写完一个就过一个,读者也可以看完一个过一个。但我觉得,小说一起先,萧红就不断在看,看呼兰河的每一条街,接着看每一家店铺,最终又看每一个人,但始终没变的是那种看的看法,不太近也太远,似乎始终有一种合适的距离,而且总是那么仔细,之所以感觉像写完一个过一个,那是因为萧红看完一个就记得一个。
  萧红写出来的呼兰河城那几个人物,各自的命运都感觉像是被某种力气驱使着,发生在透亮身上的事情仿佛胡闹一般。这些人物迂腐而纯真,无力但不脆弱,他们察觉不诞生命应有的那种无望,反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就像孩子们逛庙会时会叫大人买的那些不倒翁,特别敏捷,按倒了就爬起来,而且是很快地爬起来。无论他们身上的故事怎么滑稽怎么热闹,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终归是静的,始终安宁静静地过着日子,狗有狗窝,鸡有鸡架,鸟有鸟笼,一切各得其所。
  萧红最爱祖父,她诞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萧红从小喜爱跟着祖父念古诗,但那个时候她还读不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具体说明了,她照旧不懂: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相识我了吗?祖父笑着回答: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小说中间有一段写萧红与祖父的生活,充溢童真童趣。我最感动的,是萧红一个人在后院里玩耍的那段描写: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事,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是那么的自由。倭瓜情愿爬上架就爬上架,情愿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情愿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情愿结一根黄瓜,就结一根黄瓜。若都不情愿,就是一根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情愿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情愿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这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正是《呼兰河传》的创作缘由。祖父过了八十岁就去世了,之后萧红离开呼兰河城起先逃荒。小说完稿于1940年12月12日,距萧红逝世仅不到两年。
  名著《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二)
  今年暑假,读了闻名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
  开篇就是独特的关于冬日寒冷的描写。严冬一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好像用彻骨的寒冷,给整部书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