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养猪与猪病防制
第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养猪与猪病防制要点
猪的生理特点
猪的生活习性
乳猪的管理要点
保育仔猪的管理要点
育肥猪的管理要点
后备母猪的管理要点
妊娠母猪的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的管理要点
猪病
选二元品种作母猪,其乳头数不少于6对
120—180斤适当限饲,以维持良好的体况,其标准体况是腰椎骨不外露,但可用手触摸到;180斤以上渐换孕母猪料
初配条件是11-12月龄、体重220—240斤、连续发情2次以上
做好猪瘟、丹毒、链球菌、细小病毒、兰耳病、已型脑炎、伪狂犬病等的接种
用伊维菌素肌注驱虫两次
使用辅助手段,连续配种三次不能受孕者淘汰
第7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妊娠母猪的管理要点(一)
配种后7—15天内,、头
配种后一个月内,、头
配种后一个月内,禁止喂腐败、霉变、冰冻、富剌激性的食物
配种后30—80天,可群居,可粗放、可粗食、可增加放养面积
配种后80—107天(重胎期)喂哺乳母猪料,不限量,可驱虫、可接种疫苗、可添加油脂、可提高钙质特别是炎热季节
第8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妊娠母猪的管理要点(二)
产前一周渐减日喂量,产仔天不喂,只喂清洁饮水
产前一周时肌注一次VAD3E注射液
母猪料中添加易好预混剂至产后一周
集约化猪场于产后用净宫灵促孕液2—3次
产后三天内每天肌注一次长效抗菌剂
产房温度不能低于30度
用3—5天的时间渐换料
消毒产房和母猪后躯,保持产房清洁卫生干燥
第9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育肥猪的管理要点
防应激、防猪瘟、防打架
搞好药物预防
继续加强猪瘟、丹毒、肺疫、链球菌、口蹄疫的免疫
用伊维菌素肌注驱虫两次,可肥素继续拌料
120斤之前不限饲,120斤之后限饲,只喂九成
进栏前用石灰水消毒和保持栏舍的清洁卫生干燥是防制皮肤病的关健
合理分群,一栏不多于15头,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
因品种的不同而进行适时出栏
第10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哺乳母猪的管理要点
—
为防失重,增加油脂并保持足够的清洁饮水
产后注射长效抗菌剂和净宫促孕液
用高锰酸钾消毒乳房,保持乳房的卫生
断奶前一周,肌注一次VAD3E注射液
断奶前一周渐减母猪的日喂量,断奶天不喂,只喂清洁的饮水,断奶后三天内迅速加到正常采食量
断奶前后一周内在料中添加易好预混剂
第1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猪病的发病原因
猪病有: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营养性疾病、内科病、外产科病、杂病
发病原因有:外感与内生两大病因
外感病因有:外毒——微生物、寄生虫、毒素;内生——内毒、共生关系
传染性病因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
能使猪获得后天免疫的病因有:病原微生物
传染性病因的直接致病机理是:能产生致病力,以至于消灭机体抗病力
第12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猪病的发展规律
传染性疾病:要经过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并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最基本的环节才能流行下去
非传染性疾病:无传染与流行、猪患病后不获得后天的免疫力、一过性、群发如中毒或个别发如外产科病、其病因无致病性,只是饥、饱、劳、伤,破坏了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或功能活动,检查和消除病因就可以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第13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各阶段猪的常见疾病(一)
危害最广泛的疾病:猪瘟、口蹄疫、附红细胞体病、猪皮质肾病综合症、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症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已型脑炎、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猪流感、钩端螺旋体病、衣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难产、乏情、泌乳障碍综合症
猪皮肤病与其它:疥螨病、渗出性皮炎、应激综合症、咬尾、胃溃疡、VE/硒缺乏症
第14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各阶段猪的常见疾病(二)
猪腹泻性疾病: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球虫病、副伤寒、猪痢疾、增生性肠病、低血糖症
猪呼吸系统疾病:气喘病、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败血波氏杆菌性鼻炎与肺炎、萎缩性鼻炎、鼻支原体感染、肺疫、链球菌、流感、呼吸道病综合症
猪的神经系统疾病:水肿病、链球菌、丹毒、李氏杆菌、血凝性脑脊髓炎、铁中毒、食盐中毒
第15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猪病的免疫与防制(一)
猪病的诊断方法:流行病学调查、问诊、临症诊断、病理诊断、临床鉴别诊断、预测性诊断、治疗性诊断、实验室诊断
非传染性疾病防制:调查与检查病因
传染性疾病防制:消灭引起传染性疾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