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照学习
一杯百万美元的咖啡
作者:陈伟
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麦当劳咖啡烫伤案”(’
sCorp.,1994)人人皆知勇气,以咖啡质量缺陷、危及人身安全、酿
成责任事故为由,一张状纸把麦当劳告到了联邦地域法院。
在美国的产品责任案中,消费者只需举证产品有缺陷,造成了人身及财产损害,往往就能够胜诉。在麦当劳咖啡案中,合用的法律是民事侵权,其法律根据为,麦当劳公司是快餐店的拥有者,有责任和义务对顾客主动提供保护;如果咖啡温度过高,而且没有预先警示,致使顾
3/14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照学习
客遭到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则顾客有权起诉补偿。如果侵权行为属
于“轻率的”和“恶意的”,原告赢得官司之后,不单会获得实际损害
补偿(偿还医药费、误工的薪酬等),而且还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补偿和巨
额惩罚性补偿。
1994年7月,“麦当劳咖啡案”开庭时,新闻媒体一反常态,站
在了大公司麦当劳一边,对原告冷言冷语,挖苦讥讽。陪审团也感觉此
案风趣可笑,荒唐绝伦,以为原告只是被烫出了几个水泡而已,琐事一
桩,不足挂齿。但是,当陪审团看了医生的诊疗报告和受害者的伤情照片后,皆感惊心动魄,极度震撼,这个貌似荒唐不经的烫伤案,显然非同寻常,不可低估。
但是,伤势胆战心惊,照片惨不忍睹,遭遇令人同情,并不能从事实和法律上证明麦当劳应该担当产品质量责任。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举步维艰。尽人皆知,咖啡是用嘴喝的,不是往裤裆里泼的!控方必须以令人服气的真凭实据,证明确实由于麦当劳咖啡的质量缺陷,以及由于麦当劳公司“轻率的”、“恶意的”行为,致使原告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才能打赢这场“荒唐绝伦”的民事补偿官司。
在法庭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麦当劳咖啡烫伤顾客的事故是习以为常的粗茶淡饭?仍是偶尔发生的个别现象?在控方律师要求
下,法官下令,麦当劳必须公然内部奥密文件和统计数据。令陪审团大吃一惊的是,这些文件和数据显示,在1982至1992年的十年期间,麦当劳总合受到七百余起咖啡严重烫伤事故的投诉,其中有数十起造成顾客外阴部、股腹沟、大腿内侧等“敏感部位”烫伤,给当事人造成
4/14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照学习
了极大的身心难过。只管联邦法院从未正式立案受理这些投诉,但暗
地里,麦当劳平均每年花费五万美元,偿付因咖啡烫伤惹起的庭外和解
以及给受害者补偿一点儿象征性的“宽慰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可能有人认为,麦当劳实在太傻了,为何不在出庭前对文件和统
计数字做些“修饰”呢?简单而言,麦当劳根本不敢!输掉一个民事官司,
可是补偿几十万或几百万美元而已,但是,窜改文件和商业统计资料,
则是波及“伪证罪”和妨碍司法的刑事重罪,一旦不慎露出破绽,整个
公司将面对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在此问题上,麦当劳公司的老总比
“拉链门”中的克林顿总统要遵纪守纪得多。
言归正传。既然烫伤事故不是个别和偶然现象,麦当劳为何掉以
轻心,粗心粗心,对消费者的投诉听而不闻,对烫伤事故淡然置之呢?辩白律师解释说,麦当劳每年售出大概十亿杯咖啡,十年以来,总合售出了大概一百亿杯,相比之下,同期发生的烫伤投诉事故,只有区区七百余起,即平均每一亿杯才出现七起烫伤事故,事故率为百分之零点零零
零零零七,实际上相当于零,完全能够忽略不计。
从商业统计和“数字化”管理的角度看,被告律师的辩解貌似有
理,实则自食恶果。陪审团认为,在事故率相当于零的数字背后,是七百余位消费者惨遭严重烫伤的可怕事实。在美国的商业法例中,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岂能以统计数字为由,骄横不羁,冷漠无情,搪塞搪塞,推辞狡辩。别的,律师提醒陪审团注意,知识告诉人们,麦当劳统计的投诉数字只是冰山一角,肯定还有数量众多的烫伤受害者,有苦难言,急忙离去,委曲求全,自认倒运。
5/14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照学习
可能有人疑惑,麦当劳的咖啡为何动辄造成烫伤事故呢?控方律
师的抽样市场检查显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麦当劳的咖啡确实烫得惊
人,在全美快餐业名列榜首。据检查,汉堡王(BurgerKing)、甜面圈(Dunkin’Donuts)、温迪(Wendy)等十余家麦当劳主要竞争敌手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