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地理高一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6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理高一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橙老师 2022/4/20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理高一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知识点总结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做 “可见宇宙 ”或“已知宇宙 ”,即总星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物质通称天体。 昼长逐渐变短; - 次 昼长不断变长。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极夜。
冬至日,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极夜。
纬度相同,昼 (夜)长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二分二至日的日照图,参看地图册 12 页。

天文四季 中国 — 四立;西方 — 二分二至。
气候四季 春 3、4、5;夏 6、7、8;秋 9、10 、11;冬 12、次 1、2 。

热带 -有阳光直射 ;温带 -既无阳光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寒带 -有极昼极夜。
五带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地球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 —地震波。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划分界线 —不连续面:
地壳和地幔 —莫霍面,横、纵波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和地核 —古登堡面,纵波波速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地壳厚度规律是:一般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陆壳厚,洋壳薄。
地壳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排列:养
O 闺 Si 女 Al 贴 Fe 给 Ca 哪 Na 家 K 美 Mg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地幔: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壳和上 地幔顶部(软流层),合称岩石圈。
地核:据推测组成物质是熔融状态铁和镍,可能是产生地球磁场的原因。
生态系统: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其中生物是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第二单元知识点概要
化学元素 →矿物 → 岩石 →地壳
矿物必须是天然的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大理岩主要是方解石。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火成岩):岩浆活动,分为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沉积岩:外力作用,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化学沉积)。
特点:①层理构造;②常含化石。
—大理岩、页岩 —板岩。变质岩:变质作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石灰岩
地壳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就是岩石的转化过程。各类岩石都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
各类岩石都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都可以经重熔再生作用变成岩浆,但最易转变的是变质岩。
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指太阳能。
板块学说,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生长边界,板块之间彼此背离。
陆陆碰撞 -山脉 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陆洋碰撞 -岛弧海沟
台湾、冲绳海沟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陆陆张裂 -裂谷 红海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洋洋张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