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呼吸机病人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1,224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呼吸机病人护理.ppt

上传人:核辐射 2022/4/20 文件大小:1.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呼吸机病人护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呼吸机病人护理
机械通气的目的
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主要为:
,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呼吸机病人护理
机械通气的目的
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主要为:
,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
呼吸机的基本结构
连接管道 连接呼吸机和患者的管道
动力和气源 提供压缩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主机 是呼吸机的核心,起控制呼吸作用
呼吸机工作原理
Water trap
呼气阀
Insp filter
湿化器 (MR730)
气管插管
病人
呼吸机
吸气管道
呼气管道
温度探头
机械通气的禁忌证
无绝对的禁忌证,其相对禁忌证为:
大咯血并呼吸衰竭
肺大泡和气胸
低血压
多发性肋骨骨折
脑缺血
常用的呼吸机通气模式
A/C(辅助/控制)
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PONT(自主呼吸模式)
辅助模式:PSV(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机与病人的联系方式




机械通气的监测(1)
临床表现
神志及精神状况 神志和精神状况好转提示机械通气使用适当,反之则可能不适当
呼吸情况 使用适当时呼吸平稳,反之呼吸增快,呼吸困难加重
循环情况 注意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机械通气的监测(2)
动脉血气 准确地反映机械通气治疗的效
果,是指导机械通气最重要的客观指标
经皮氧饱和度监测
能实时地反映出机械通气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末梢循环差的情况下不能正常工作
不能反映PaCO2的情况
机械通气的监测(3)
呼吸机参数
自主呼吸 根据自主呼吸的强弱选用不同的通气模式
气道阻力 阻力过高会产生气压伤和低血压
潮气量 使用自主通气模式或无创通气时需注意监测,潮气量过小不能保证通气
I:E比 根据病人缺氧或CO2潴留的情况检测和调节 I:E比。
五、机械通气的报警及其处理
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报警项目
常见原因
处理方法
气道压下限
①通气回路脱接;②气道导管套囊破裂或充气不足
迅速接好脱接管道;套囊适量充气或更换导管
气道压上限
①呼吸道分泌物增加;②通气回路、气管导管曲折;③胸肺顺应性降低;④人机对抗;⑤叹息通气时
无菌吸痰;调整导管位置;调整报警上限;药物对症处理
气源报警
压缩空气和氧气压力不对称(压缩泵不工作或氧气压力下降)
对因处理
电源报警
外接电源故障或蓄电池电力不足
对因处理
TV或MV低限
①气道漏气;②机械辅助通气不足③自主呼吸减弱
对因处理;增加机械通气量;增加机械通气量或兴奋呼吸
TV或MV高限
①自主呼吸增强;②报警限调节不适当
适当降低机械通气量;调整报警限
气道温度过高
①湿化器内液体过少;②体温过高
适当加蒸馏水;对症对因治疗
吸入氧浓度过高或过低
气源故障(压缩泵或氧气);调整Fio2不当
对因处理
呼吸暂停
自主呼吸停止或触发敏感度调节不当
对因处理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人工气道
气管导管的深度:距隆凸2-3cm
经口:22+/-2cm
经鼻:27+/-2cm
注意观察气管插管的深度防止脱落和插管过深
气管插管脱出的处理:
脱出较少(10cm以内),气囊放气后重新插入
脱出大于较长(超过10cm),请医生重新插管
气管切开的护理  
1、 气管套管的固定
2、 气管切口的护理
3、内套管的消毒方法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气囊管理
目的:减少对气道壁的压迫,防止粘膜坏死。
方法:每天1-2次,每次20min左右
气囊充气 气囊充气使套管与气管壁间密闭,有利于呼吸机人工正压通气,防止上呼吸道分泌物或胃返流物流入气道。但气囊充气后压迫气管壁,可造成其损伤,引起炎症、肉芽形成或软骨坏死,致瘢痕狭窄。
气囊放气 以往为了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粘膜引起溃疡坏死,定时对气囊放气-充气,放气3~4小时/次,间隔5~10min,气囊内注入空气3~5ml。新观点认为,如果没有指征,气囊定期放气是不需要的。主要理论依据:气囊放气后1h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气囊放气导致肺泡充气不足,危重病人往往不能耐受。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吸痰
目的:保持气道通畅,减少感染发生
吸痰频率:根据病人情况因人而宜,痰多多吸,痰少少吸。
注意事项:
吸痰前高浓度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