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精心组织合理规划切实搞好全市新农村通村公路建设.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心组织合理规划切实搞好全市新农村通村公路建设.docx

上传人:杏杏铺 2022/4/20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心组织合理规划切实搞好全市新农村通村公路建设.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精心组织合理规划切实搞好全市新农村通村公路建设
“改路”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立的先行工程,要改路,我必需充分了解通村马路建立与建立新农村之间的关系、意义和路基工程建立时,应依据马路排水、农田排灌的须要适当设置水沟、涵洞,每公里涵洞不少于5道,涵洞要用浆砌;水沟的深度不少于30厘米,保证排水畅通。三是防护设施标准。必需完善防护工程,以提高马路的抗灾实力,采纳浆砌施工工艺,保证路基稳定,急弯、陡坡等险径要段应设置必要的平安设施,保证行车平安。四是路面工程标准。、次高级路面的工程,,厚度不少于18厘米,强度不低于C30号。五是到组到户道路标准。建议到组路路基宽不少于3米,,厚度不少于15厘米;、10厘米厚的水泥路。










三、全力建好通村马路,踊跃为新农村建立效劳
“十一五”期间,我市打算建立通村马路通畅工程〔即水泥路〕1234公里,实现101的行政村通达,80以上的行政村通畅。同时,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特殊是要求建立成为新农村示范村的行政村,必需将通组马路建立成为水泥路,任务重,时间紧迫。依据我局调查,在全市616个行政村中〔不含居委会〕,还有454个行政村未通水泥路、油路,普遍存在路基窄、等级低的现象,相当局部行政村处于通与不通的状态,这是制约新农村建立的“瓶颈”。如何确保“十一五”农村马路建立目标任务的实现,关键在于全市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行政村是否切实履行好各自应尽的责任。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马路建立必需紧紧围绕新农村建立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而规划,做到通村马路建立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小城镇和山水林田开展规划、行政村的实际状况有机结合。
1、切实担负起通村马路建立应尽的职责。通村马路建立的责任主体是以县〔市区〕政府为主;工程业主是由各县〔市区〕交通部门县乡马路管理所担当,县乡马路管理所的主要责任是完成通村马路的施工图设计、测量工作,并加强对马路建立的催促、指导和管理,有关乡镇、行政村要主动协作,负责征地拆迁和冲突协调,踊跃筹集配套资金,组织和引导当地农夫群众投工投劳,按规定完成路基工程,为路面工程奠定根底,为农村马路建立施工缔造良好的环境。
2、充分利用国家资本的引导作用,踊跃筹备配套资金。国家对农村马路建立的投入,实施以奖代补政策。部、省对通村马路补助每公里9万元,主要用于解决通村马路中的桥涵、防护及路面等工程,市财政打算按每公里3万元配套。依据目前已建马路的状况看,完成一公里通村马路建立,造价至少要16万元。因此,应踊跃发挥乡镇政府和行政村的作用,但凡有建立任务的行政村,必须要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合法筹集每公里不低于4万元的马路建立配套资金,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广泛传播,树立好捐资修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