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汽车构造gz08
第二节 冷却液
不能用硬水-含有较多钙,镁盐类的水
纯净水在0°C时结冰
冷却液=水+防冻剂(表8-1)+除锈剂+泡沫抑制剂
常用防冻剂=乙二醇(一般加入着色剂)
第三节 散热器
汽车构造gz08
第二节 冷却液
不能用硬水-含有较多钙,镁盐类的水
纯净水在0°C时结冰
冷却液=水+防冻剂(表8-1)+除锈剂+泡沫抑制剂
常用防冻剂=乙二醇(一般加入着色剂)
第三节 散热器
按照散热器中冷却液流动的方向可将散热器分为纵流式和横流式两种。纵流式散热器芯竖直布置,上接进水室,下连出水室,冷却液由进水室自上而下地流过散热器芯进入出水室。横流式散热器芯横向布置,左右两端分别为进、出水室,冷却液自进水室经散热器芯到出水室横向流过散热器。大多数新型轿车均采用横流式散热器,这可以使发动机罩的外廓较低,有利于改善车身前端的空气动力性。
管片式散热器芯由散热管和散热片组成。散热管是焊在进、出水室之间的直管,作为冷却液的通道。散热管有扁管也有圆管。扁管与圆管相比,在容积相同的情况下有较大的散热表面。铝散热器芯多为圆管。在散热管的外表面焊有散热片以增加散热面积,增强散热能力,同时还增大了散热器的刚度和强度。管片式散热器的优点是散热面积大、气流阻力小、结构刚度好及承压能力强等。
管带式散热器芯由散热管及波形散热带组成。散热管为扁管并与波形散热带相间地焊在一起。为增强散热能力,在波形散热带上加工有鳍片。与管片式散热器芯相比,管带式的散热能力强,制造简单,质量轻,成本低,但结构刚度差。
板式散热器芯的冷却液通道由成对的金属薄板焊合而成。这种散热器芯散热效果好,制造简单,但焊缝多不坚固,容易沉积水垢且不易维修
百叶窗
有些货车和大客车发动机在散热器前面装有百叶窗,其作用是通过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来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以保证发动机经常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在发动机冷起动或暖车期间,冷却液的温度较低,这时将百叶窗部分或完全关闭,以减少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使冷却液的温度迅速升高。百叶窗可由驾驶人通过驾驶室内的手柄来操纵其开闭,也可用感温器自动控制。
散热器盖
补偿水桶
由塑料制造并用软管与散热器加冷却液口上的溢流管连接。其作用已如上述,即当冷却液受热膨胀时,部分冷却液流入补偿水桶;而当冷却液降温时,部分冷却液又被吸回散热器,所以冷却液不会溢失。补偿水桶内的液面有时升高,有时降低,而散热器却总是为冷却液所充满。在补偿水桶的外表面上刻有两条标记线:"低"线和"高"线,补偿水桶内的液面应位于两条标记线之间。若液面低于"低"线时,应向桶内补充冷却液。在向桶内添加冷却液时,液面不应超过"高"线。补偿水桶还可消除水冷系中的所有气泡。
冷却风扇
(25%时间需要工作)
叶片断面形状有圆弧形和翼形两种,前者由薄钢板冲压而成,后者用塑料或铝合金铸制。翼形风扇效率高、消耗功率少,在轿车和轻型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叶片与风扇旋转平面成30°~45°角(叶片安装角)。叶片数为4、5、6或7片。叶片之间的间隔角或相等,或不相等。间隔角不等的叶片可以减小叶片旋转时的振动和噪声。
硅油风扇离合器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的变化,发动机的热状况也在改变。因此,必须随时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下工作冷却液的温度很高时,风扇应该高速旋转以增加冷却风量,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而在寒冷的冬天冷却液的温度较低时,或在汽车高速行驶有强劲的迎面风吹过散热器时,风扇继续工作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不仅白白消耗发动机功率而且还产生很大的噪声。试验证明,水冷系只有25%的时间需要风扇工作,而在冬季需要风扇工作的时间就更短了。因此,根据发动机的热状况随时对其冷却强度加以调节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在风扇带轮与冷却风扇之间装置硅油风扇离合器是实现这种调节的方法之一。
很多轿车发动机的水冷系采用电动风扇,尤其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汽车更是如此。电动风扇由风扇电动机驱动并由蓄电池供电,所以风扇转速与发动机转速无关。在有些电控系统中,电动风扇由电脑控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向电脑传输与冷却液温度相关的信号。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时,电脑使风扇继电器搭铁,继电器触点闭合并向风扇电动机供电,风扇进入工作。电动风扇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布置方便,不消耗发动机功率使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此外,采用电动风扇不需要检查、调整或更换风扇传动带,因而减少了维修的工作量。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