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点商品:服装出口静待绝地逢生
周 浩 顺应国际经济的回暖,外需进一步向好,加之2009年出口基数较低,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有望进一步恢复增长。
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等诸多因。
主要出口市场多呈负增长
2009年,在我国服装出口的10个主要市场中,除对美国和阿联酋出口增长外,其余8个市场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对欧盟、美国、日本、%(表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欧美消费市场对中、高档服装需求的复苏,2009年12月,,%,%,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
东南沿海出口优势明显
2009年粤浙苏三省领跑全国的格局不变。广东、%。其中,,%;,%;,%。此外,上海企业的出口额也超过百亿美元。
出口“紧箍咒”
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2009年我国服装出口波折不断。
订单不济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和深化,全球居民消费需求大幅下滑。全球第一大服装零售商美国盖普(Gap),同比减少5%。另据中国纺织商会对200家大型纺织企业的调查显示,上半年企业的订单均下降了20%到30%。目前,国内服装出口都难以签订长期订单与大单,短单和小单仍然占据主要位置。
贸易围堵
各国对我国的反倾销和特保调查频频发生。%,特保调查增长5倍,其中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主要竞争对手印度发起的所占比重最高,约为1/3。同时,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监控和限制不断加强。
从2008年12月1日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开始每两周发布一次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统计报告,对中国相关产品的进口进行监测。2009年2月美国政府经济振兴方案中的“买美国货”条款规定部分制服的采购必须100%为美国产品;2009年3月16日,美国纺织组织总会(NCTO)称2009年来自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激增,呼吁美国政府尽快采取监控措施。2009年前3季度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共收到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警告153起,;同期,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对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共发出21起召回,%。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还有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的趋势,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尼西亚也相继宣布对纺织服装进口采取限制措施。
成本优势遇敌
在遭遇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的同时,我国服装出口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现。如孟加拉国的服装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可享受免税,在关税成本上至少比我国少17%,而且生产成本也有较强优势。数据显示,,,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