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你是如何选择伴侣的?.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你是如何选择伴侣的?.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11/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你是如何选择伴侣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你是如何选择伴侣的?互补or相似?
中国油脂网
  经常有网友调侃说:我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相亲已经成了现代人选择伴侣的快速途径了,但是有些人总是屡相屡败,但是他们到底是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的,相似的还是互补的?还是等缘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选择他/她是因为相似性
     “物以类聚”,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倾向性:喜欢与自己相像的人。比较心理学家的选型配对行为研究、社会心理学家的匹配假设和内群体偏好假说研究都给这个明显的现象提供了很多证据支持。
 
      比如,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一种叫作“Imaginiff”的游戏来操纵实验参加者对自己和他人相似性的知觉。当研究者通过这个游戏使得参加者相信自己与另外一个对象的主观体验相似时,这个参加者就会更加喜欢那个对象。
      这或许早就是人们的一种常识,“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便包含了男女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性。
      选择他/她是因为互补性
      除了相似性之外,我们很容易想到另外一个与之呼应的规律,就是人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会选择与自己互补的人。
 
 
      最早描述互补现象的是需要互补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伴侣的选择是基于对方是否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两个人可以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实现需要的互补,那么两个人就匹配了。另外,特质互补的观点认为两个人性格上互补的话会比较吸引对方。比如,内向压抑的人会觉得热情开朗的人很有吸引力,而外向奔放的人有时觉得一个安静的人善于倾听自己的话。
 
 
      那么,相似和互补,究竟哪个更接近爱情的真谛呢?有科学家在2007年对比了两种互补理论和一个相似性理论。互补理论包括:人际互补模型,即认为两个人在某些方面相似而在另一些方面互补是最好的;温格森互补模型,即认为两个人以社会交换式的性格互补是最好的。还有一个相似性理论,即认为双方在人格特质上越相似越好。最后的结果是,相似性理论更胜一筹,更能预测两个人的关系是否更加圆满。
 
      这可能是因为两个人的互补性在关系的初期对双方更具新鲜感和吸引力。但是到了关系的中后期,两个人的相似性让大家更容易****惯对方和理解对方。当然,心理学家对这两种假说的看法还存在争议。有些研究者认为只要找到一些驾驭互补性的技巧,让它在恰当的时候发挥作用,而在另一些时候避免它出来“捣乱”,便可以让互补的两人更加幸福。
       选择他/她是对理想自我的追求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从自己的反省或者从其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个人形象。这是我们的自我意象,反映的是当前的自我。但是,我们还有一个自我,那就是理想的自我,即我们想要成为的自我形象。这两者之间通常是存在差异的。我们总在不断努力缩小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缩小当前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有很多方法,比如提高自己,多去充充电,多去锻炼身体等。然而,有些爱情心理学的研究者认为,选择伴侣也是实现理想自我的途径之一。
 
 
      比如,在2011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假如当前的伴侣能够满足你对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你们的关系会更好,包括更少被其他潜在的“备胎”所吸引,更少出轨。
      追求“理想的我”的择偶和追求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