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65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65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4/22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65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65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R969A1672-5085(2012)36-0057-02
【摘要】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采用异甘草治疗组65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江苏正大天晴药业公司生产)150mg加入到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使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商品名甘利欣,江苏正大天晴药业公司生产)150m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连续使用2周,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两
组患者均没有同时使用其他的降酶保肝、抗病毒等可能影响本试验疗效观察的药物。
、体征及化验指标。临床症状如乏力、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等,体征包括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区叩痛等,化验指标包括ALT、AST、TBA、TBIL等项目,重点观察后4项指标。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ALT、TBIL等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ALT、TBIL下降>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采用t检验,P<。
2结果
、体征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AST、TBA、TBIL、4个指标与治疗前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对照组治疗2周后仅有ALT、AST2个指标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5个指标在治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且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3例不良反应出现。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37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1.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附表4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
2.4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有3例出现轻度水肿及血压升高,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无需减量或停药,不影响临床疗效。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甘草酸类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以及抗肝纤维化、抗生物氧化和抗细胞凋亡的作用[2-4]。第四代甘草酸制剂异甘草酸镁为单一的18-α甘草酸,其含量达98%以上,静脉注射后药物的分布较为迅速,分布半衰期为(1.46±0.35)h,消除速度慢,清除半衰期为(23.95±4.72)h,一日一次用药完全能达到治疗的要求。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异甘草酸镁能明显阻止D-氨基半乳糖450mg中毒后引起的大鼠血清转氨酶升高,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对肝细胞的增生有促进作用,对Gal/FCA诱发小鼠免疫性肝损害也有保护作用,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血浆NO水平,使肝组织损害减轻,提高小鼠存活率,具有更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解毒、抗生物氧化及改